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正片

    年份:1938 类型:战争片

    主演:尼古拉·切尔卡索夫,尼克拉·奥赫洛普科夫,安德烈·阿布里科索夫,Dmitriy,Orlov,Varvara,Massalitinova

    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迪米特里·瓦西里耶夫

    地区:俄罗斯

    语言:其它

剧情简介

影片表现了13世纪俄国亚历山大·内夫斯基王子率领军民击溃掠夺成性的德国立窝尼亚条顿骑士的业绩。爱森斯坦借鉴民间叙事诗的技巧,使这一爱国史诗具有明显的壮丽歌剧的风格。条顿骑士入侵俄国后,无恶不作。他们洗劫普斯科夫,吊死爱国者。内夫斯基带领人民群众,以伊格纳特等积极分子为骨干力量,保卫了重镇诺夫哥罗德,消灭了叛徒托瓦尔其洛。最后,在楚德湖的冰面上大败条顿骑士。 影片讲述公元十三世纪,俄罗斯王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击败西方入侵的条顿骑士团的历史。
 不过,在1938年,慕尼黑条约签订的那个特殊时期,斯大林授意苏联影业拍摄这部影片,有强烈的现实政治的考虑。斯大林看清了西方和希特勒签订条约的真实意图是要东引纳粹“祸水”。为了让俄罗斯军民警惕希特勒入侵,和德国法西斯无法避免一战,需要一部起到动员作用的影片。这和列宁对苏联影业的要求是一致的,电影是当时最好的宣传机器。为此,苏联影业起用全线一流阵容,导演爱森斯坦,名角切卡索夫,还包括著名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为影片配乐(后来的配乐成为二十世纪音乐经典)。
 正因为具有强烈的现实考虑,所以影片中有相当多的情节影射了现实政治,譬如影片开头的东西线之争:先打鞑靼还是先打条顿——日德的威胁;战略方针之争:诱敌深入还是主动出击——国境设防的构想;一元领袖的再次确认:历史上涅夫斯基率领的是各公国联军,领导权分散,影片则一再告诫了领导权分散的危险。由此人们也可以理解,影片最后的凯旋场景,出现的大标语:谁胆敢侵犯俄罗斯,管教他片甲不留。这是斯大林对希特勒说的,可惜希特勒没能听进去。
 也正因为影片所具有的现实政治背景,政治风云的变幻也会直接影响到电影的命运。1939年9月,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两大敌对集团握手言欢,瓜分势力范围,震惊世界。这部号召打德国人的影片也因为影响了“和谐社会”,没公演多少时间,就被撤下影院。打入冷宫长达两年。直到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突袭俄国,斯大林措手不及。百万苏军几乎一枪不发,投诚德军。在德占区,特别是波罗的海各国、乌克兰,苏共信仰彻底破产。斯大林不得不借助多年来早已抛弃的民族主义和传统宗教资源,来动员民众。而这部歪打正着、契合形势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重新被从仓库里翻出来上映,用来激励军心民心。
 苏联艺术家的幸运和不幸,由此可见一斑。
 (近日把过去看的一些俄罗斯老电影整理上豆瓣,颇有些掌故可赏玩,都添加在简介中了。参见《攻克柏林》www.douban.com/subject/1790593/《斯大林格勒战役》www.douban.com/subject/1790606/《难忘的1919》www.douban.com/subject/1790597/。)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影评

 影片讲述公元十三世纪,俄罗斯王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击败西方入侵的条顿骑士团的历史。
 不过,在1938年,慕尼黑条约签订的那个特殊时期,斯大林授意苏联影业拍摄这部影片,有强烈的现实政治的考虑。斯大林看清了西方和希特勒签订条约的真实意图是要东引纳粹“祸水”。为了让俄罗斯军民警惕希特勒入侵,和德国法西斯无法避免一战,需要一部起到动员作用的影片。这和列宁对苏联影业的要求是一致的,电影是当时最好的宣传机器。为此,苏联影业起用全线一流阵容,导演爱森斯坦,名角切卡索夫,还包括著名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为影片配乐(后来的配乐成为二十世纪音乐经典)。
 正因为具有强烈的现实考虑,所以影片中有相当多的情节影射了现实政治,譬如影片开头的东西线之争:先打鞑靼还是先打条顿——日德的威胁;战略方针之争:诱敌深入还是主动出击——国境设防的构想;一元领袖的再次确认:历史上涅夫斯基率领的是各公国联军,领导权分散,影片则一再告诫了领导权分散的危险。由此人们也可以理解,影片最后的凯旋场景,出现的大标语:谁胆敢侵犯俄罗斯,管教他片甲不留。这是斯大林对希特勒说的,可惜希特勒没能听进去。
 也正因为影片所具有的现实政治背景,政治风云的变幻也会直接影响到电影的命运。1939年9月,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两大敌对集团握手言欢,瓜分势力范围,震惊世界。这部号召打德国人的影片也因为影响了“和谐社会”,没公演多少时间,就被撤下影院。打入冷宫长达两年。直到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突袭俄国,斯大林措手不及。百万苏军几乎一枪不发,投诚德军。在德占区,特别是波罗的海各国、乌克兰,苏共信仰彻底破产。斯大林不得不借助多年来早已抛弃的民族主义和传统宗教资源,来动员民众。而这部歪打正着、契合形势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重新被从仓库里翻出来上映,用来激励军心民心。
 苏联艺术家的幸运和不幸,由此可见一斑。
 (近日把过去看的一些俄罗斯老电影整理上豆瓣,颇有些掌故可赏玩,都添加在简介中了。参见《攻克柏林》www.douban.com/subject/1790593/《斯大林格勒战役》www.douban.com/subject/1790606/《难忘的1919》www.douban.com/subject/179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