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决战之后

  • 决战之后

    决战之后更新HD国语上

    年份:1991 类型:战争片

    主演:古月,李法曾,黄凯

    导演:李前宽,肖桂云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二零云2

二零云1

剧情简介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原国民党战犯的改造摆到了党中央的议事日程,毛主席(古月饰)告诉罗瑞卿(邸国强饰),改造过程要有强制改造到自觉改造。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战犯管理所内引起不小轰动,不少犯人窃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要爆发,内心蠢蠢欲动。也有战犯对形势作出了相反所判断,被俘前做过装备部主任的杨伯涛(陈申生饰)对美械装备很了解,积极进言,想帮志愿军,此举得到杜聿明(郭法曾饰)的支持。管理人员抓住战犯上进心理,从生活上、思想上真正关心他们,个别人交待了以前隐瞒的历史材料。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最终感化了战犯们抵触的心灵,认识到打内战给国家民族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本片根据长篇小说《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改编。

对国民党战犯的“功德林改造”一直很感兴趣,这部似乎是唯一描述那段独特历史的影片。 该片以国民党上将杜聿明为主角,辅之以其他国军被俘将领的塑造,可谓相当有趣。影片着重表现了“蓄须事件”、“国军内部派系打斗”、“关心朝鲜战争”、“痛打日本战犯”、“正确评价抗日功绩”、“参观新中国建设成就”等故事。 作为中共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该片毫无疑问是一部主旋律国产电影。影片开头的旁白“自从有了阶级,就有战争”是全片的中心。在影片中塑造了这样子一群国军战犯:他们曾经为资产阶级政权奋战,既不了解也更不喜欢共产党,而且个人身上可能还带有很多不良习气。但他们本质不坏,多数是爱国者,痛恨日军,而对志愿军出兵朝鲜也由看衰、旁观到支持。一切造成两大营垒的原因在于:阶级。不禁感叹当年主旋律绝不扭扭捏捏,要的就是纲举目张。你可以认为它太“左”,但你不能说它过时。 其实,该片所反应的历史评价已经悄然在发生改变。除了正面表现杜聿明和国军将士的昆仑关大战,特别有深意的是国民党战犯和日本战犯打架这一情节,以及整个片中对日本人形象的处理,表现了创作人员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显然对国军将领的作为是认同的。相对地,当年对日俘的宽大政策是否适当,则有些意味深长地留给观众思考。 艺术作品里常有的所谓反派的魅力在哪里?就在于他们可以为了派系恩怨而在食堂打架,可以为了民族感情而主动挑衅日本战犯,可以在监狱里继续为淮海(徐蚌)战役的责任画兵棋推演争执不下……正面人物的限制较多,往往得不到发挥。而近几年来为了人性化正面人物而将其痞化、歪曲化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可能是想要表现的人物和内容过多,影片下半段逐渐成为幻灯片式的走过场,很多重要人物比如文强、沈醉、黄维、宋希濂的故事都没很好展开。杜聿明得知自己的功绩将被客观评价,走过长长的走廊那一段,如果加入杜从入黄埔军校到这一生的闪回,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瞿秋白就义应该详细拍一拍,作为宋希濂的心路历程;黄维的故事也有些虎头蛇尾。 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历史影视的道具细节开始崩坏,一些问题也遗憾地出现在该片中。比如昆仑关大战国军群众演员笑着冲锋、弯弹夹的zb26轻机枪、日军军服制作粗劣(军帽后的垂帘做成了与帽子一体的,这之前一直到现在,往往是草台班子的鉴定器)...在史实方面也有硬伤,比如孙殿英早已于1947年病死于河北武安战犯管理所,根本不可能到北京功德林和其他战犯会面;徐远举1973年病死,片中改成了50年代……虽然看起来都是无关宏旨的细节问题,但失去了基本真实的历史片,本身也将失去说服力。拍历史题材的导演,不可不重视。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决战之后影评

对国民党战犯的“功德林改造”一直很感兴趣,这部似乎是唯一描述那段独特历史的影片。 该片以国民党上将杜聿明为主角,辅之以其他国军被俘将领的塑造,可谓相当有趣。影片着重表现了“蓄须事件”、“国军内部派系打斗”、“关心朝鲜战争”、“痛打日本战犯”、“正确评价抗日功绩”、“参观新中国建设成就”等故事。 作为中共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该片毫无疑问是一部主旋律国产电影。影片开头的旁白“自从有了阶级,就有战争”是全片的中心。在影片中塑造了这样子一群国军战犯:他们曾经为资产阶级政权奋战,既不了解也更不喜欢共产党,而且个人身上可能还带有很多不良习气。但他们本质不坏,多数是爱国者,痛恨日军,而对志愿军出兵朝鲜也由看衰、旁观到支持。一切造成两大营垒的原因在于:阶级。不禁感叹当年主旋律绝不扭扭捏捏,要的就是纲举目张。你可以认为它太“左”,但你不能说它过时。 其实,该片所反应的历史评价已经悄然在发生改变。除了正面表现杜聿明和国军将士的昆仑关大战,特别有深意的是国民党战犯和日本战犯打架这一情节,以及整个片中对日本人形象的处理,表现了创作人员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显然对国军将领的作为是认同的。相对地,当年对日俘的宽大政策是否适当,则有些意味深长地留给观众思考。 艺术作品里常有的所谓反派的魅力在哪里?就在于他们可以为了派系恩怨而在食堂打架,可以为了民族感情而主动挑衅日本战犯,可以在监狱里继续为淮海(徐蚌)战役的责任画兵棋推演争执不下……正面人物的限制较多,往往得不到发挥。而近几年来为了人性化正面人物而将其痞化、歪曲化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可能是想要表现的人物和内容过多,影片下半段逐渐成为幻灯片式的走过场,很多重要人物比如文强、沈醉、黄维、宋希濂的故事都没很好展开。杜聿明得知自己的功绩将被客观评价,走过长长的走廊那一段,如果加入杜从入黄埔军校到这一生的闪回,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瞿秋白就义应该详细拍一拍,作为宋希濂的心路历程;黄维的故事也有些虎头蛇尾。 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历史影视的道具细节开始崩坏,一些问题也遗憾地出现在该片中。比如昆仑关大战国军群众演员笑着冲锋、弯弹夹的zb26轻机枪、日军军服制作粗劣(军帽后的垂帘做成了与帽子一体的,这之前一直到现在,往往是草台班子的鉴定器)...在史实方面也有硬伤,比如孙殿英早已于1947年病死于河北武安战犯管理所,根本不可能到北京功德林和其他战犯会面;徐远举1973年病死,片中改成了50年代……虽然看起来都是无关宏旨的细节问题,但失去了基本真实的历史片,本身也将失去说服力。拍历史题材的导演,不可不重视。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