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 » 美国剧 » 绿山墙的安妮第二季

  • 绿山墙的安妮第二季

    绿山墙的安妮第二季

    年份:2019 类型:美国剧 剧情,儿童

    主演:Dalila Bela,Corinne Koslo,Aymeric Jett Montaz,Amybeth McNulty,卢卡斯·杰德·祖曼,R.H. Thomson,Geraldine James

    导演:妮琪·卡罗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剧情简介

剧情简介:在全球选角后,14 岁的爱尔兰裔加拿大女孩 Amybeth McNulty 从全球 1,889 名女孩中脱颖而出,展示了她所有的技能,并赢得了 Netflix 和加拿大加拿大广播公司联合制作的扮演早熟但富有想象力的小女孩的机会在“安妮”一集中的女孩安妮雪莉。该剧改编自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经典小说《绿山墙的安妮》。 Geraldine James、R.H. Thomson、Lucas Jade Zumann 和加拿大演员 Dalila Bela、Corinne Koslo 和 AymericJett Montaz 也参加了演出。 “Amybeth 是一位才华横溢且敏感的女演员,她符合安妮的所有特质;她精力充沛,对世界充满好奇,活泼、机智、充满激情。她驾驭喜欢、愤怒、悲伤、快乐等不同情绪。令人印象深刻,”制片人兼制片人莫伊拉·沃利-贝克特说,“艾米贝丝是扮演新一代安妮的完美选择。”八部分系列跟随一个局外人不顾一切。事件和无数挑战的故事,为爱和接受他人而奋斗,并找到自己的位置。故事讲述了一个

自从初中毕业那年的暑假在书店打折区淘到一本售价仅5元的《绿山墙的安妮》,我的成长历程中便一直被安妮这个爱做白日梦的话痨少女影响着。高一那年在得知这个故事还有后续发展的时候甚至抱着新买的电子辞典一个词一个词地啃完了Amazing上的Anne of the Island原文,看到两个少年男女在黄昏时分表白心迹一同回家的完美结局激动得难以自己。高二那年在土豆上找到了85版的电视剧,兴奋得一口气看完了整整三部。高三的时候学会了邮购,便立刻买了后面几本中译本。大学时代,在网上买了英文原版并时不时翻出画质感人的85版电视剧的前两部反复重温。如今,即将结束学生生涯走上职场,在看到新的影视版本仍然会兴奋不已,啃完了16版电影的生肉,也连夜看完了17版CBC电视剧第一季。 自认算是安妮系列的死忠粉,而且大概是个专一的唯粉,因为我几乎阅遍所有著名的儿童文学和女性成长文学作品——小妇人(第二爱的)、窗边的小豆豆、小公主、海蒂、长腿叔叔、秘密花园、小王子、彼得潘等等,还有同一作者的蓝色城堡和艾米莉系列,都只是看过就罢,不会如此痴迷。 大致谈谈我看过的各个影视版本。 宫崎骏早期作品——《红发少女安妮》,还原小说第一本的内容,很适合儿童观看,对于我这个宫崎骏免疫的大龄观众来说就稍嫌幼稚了,而且满满的霓虹风和日式动漫生硬(纯属个人偏见)的搞笑方式让我很难带入爱德华王子岛上发生的故事。 16版加拿大影版,自然风光无比美妙,音乐悠扬婉转,整体基调生动有趣,这几点大概是这个版本仅有的优点了。其他方面,演员的贴合度、小演员的演技、对白、剧情改编、人物设定统统不合格。因为小演员演技的浮夸,安妮被演得讨嫌有余,可爱不足;吉尔伯特幼齿且呆,让人无语;马修活泼得太过;玛丽拉不够古板;戴安娜乌鸦羽毛一般的黑发呢?

16版的绿山墙一家人

85版的电视剧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个版本,土豆和B站上可以找到中文字幕版的,也有DVD,推荐观看。主要演员的演技都十分精湛,特别是绿山墙那一家子,仿佛是书里走出来的,安妮越看越好看,吉尔伯特是个有点小毒舌的开朗帅小伙,慈祥的马修偶有孩童的天真之态,玛丽拉严厉却不失关爱。画面虽然不清晰,但爱德华王子岛的景色非常养眼,配乐也堪称经典,竖笛演奏的主题曲theme of anne至今仍在我的单曲循环纯音乐列表之中。第一部从安妮忙中偷闲在林中朗诵丁尼生的the lady of shalott(书中引起百合少女事件的诗歌)开头,以安妮和吉尔伯特握手言和相携归家结束,收养闹剧、向林德太太的道歉、下午茶醉酒、闹鬼的树林、石板砸头、逞强被摔、染绿头发、百合少女事件、马修的逝去,基本完美地还原了第一本书中所有经典的桥段,还巧妙地加了些似有若无的少女情愫。第二部有小说后几部的内容(比如误卖牛事件、小说获奖),也有很多改编,让我无语的是,书里白马王子般看似完美实则乏味的Mr. charming乔伊改成了一个魅力大叔,是安妮学生的父亲,好在安妮和吉尔伯特的感情线基本尊重原著,最后几段尤其感人,可惜的是安妮精彩的大学生活和女孩们的友谊没有拍出来。第三部就是纯粹原创的故事了,还牵扯到世界大战,当作与书无关的电影看也还不错。

85版第二部的男女主

85版的小安妮与马修

最后书归正传,谈谈17版电视剧第一季。昨天连夜刷完了第一季,不得不说,主要演员都选得很棒,安妮的红发和雀斑比85版更加还原,小演员演技值得赞赏,马修的蓝眼睛盛满了宠爱,吉尔伯特好帅啊,温柔又绅士,戴安娜比85版的美上几分。同样是在爱德华王子岛拍的,景色之美自不必说,片头美得不想跳过,电影般的画质让人赏心悦目,每一个镜头都可堪入画。 第一集完美还原到我都满足得哭了,聒噪而想象力丰富的小孤儿安妮,心软的马修,严厉却本性善良的玛丽拉,爱管闲事的蕾秋,每一个角色都那么贴合。两旁开满鲜花的林荫道,闪光的小湖,窗外的白雪皇后樱桃树,时有海鸥飞过的岸崖,每一处景色都与我对书中描写的想象一般无二。

17版的白色欢乐之路

第二集是强行制造戏剧冲突的原创剧情,一句话评论——不看也罢。玛丽拉在将安妮谴回孤儿院后无意中发现遗失的水晶胸针,马修克服种种阻碍之后终于寻回安妮,而安妮却因此对玛丽拉产生心结,野餐会中安妮因为孤儿的身份备受排挤,最后安妮在族谱上写下名字,三人成为真正的家人。我实在不能明白,书里让人忍俊不禁的一个小插曲怎么就能被扩写成这样一个烂俗的故事。至此,可以看出剧情基调已经完全偏离原著,八匹马都拉不回编剧对于戏剧性和所谓“写实”风格的追求了。还我单纯乐观的安妮,还我温馨有爱的绿山墙,还我安宁和谐的阿冯利村民! 第三集,安妮上学,除了戴安娜,其他男女主同学都不待见她,她因为爆料老师和女学生普莉西的暧昧再次闯祸,吉尔伯特以英雄救美的方式出场,叫胡萝卜拉辫子被石板拍的重头戏拍得毫无惊喜,玛丽拉加入女性主义的小团队,因为安妮怒怼普莉西的母亲。 第四集的安妮已经能让很多没看过小说的观众无比厌烦了,撒谎、PTSD、不断犯错、不知感恩、公主病、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不爱干活、找小长工麻烦,书里调味品一般存在的小毛病被无限放大成让人厌恶的人格缺陷。虽然为了挽救安妮的形象,编剧安排了一出不知所谓的英雄救火戏份,但不得不说牵强太牵强。 第五集总算回归小说温馨的氛围,安妮与吉尔伯特较劲,戴安娜下午茶醉酒,马修送蓬蓬袖洋装,加的初潮部分也比较合适,体现了成长的烦恼。莫名的地方是,给马修加了个初恋。 第六集只有安妮救蜜里梅的部分比较正常,失去姬友的约瑟芬姑婆提前出场,与安妮探讨女性婚姻观是个什么鬼,吉尔伯特那热爱旅游的老爹去世是个什么鬼,书里的阳光少年吉尔伯特变成命途多舛的阴郁少年,还为了安妮与比利大打出手是个什么鬼,玛丽拉因为家庭的羁绊无法追随布莱斯先生眷侣难成又是什么鬼?至此,所有主要角色,人设山崩地裂。 第七集更是全程WTF,数万头羊驼从我的脑海中呼啸而过。绿山墙经济危机爆发,安妮与小长工杰利上街变卖值钱家什,遇到打工的吉尔伯特,马修企图自杀,两个觊觎绿山墙的坏人被安妮微笑着请进家门,未完待续。。。 我想安妮的成长故事之所以备受喜爱,是因为它具有温暖人心的治愈力量,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读着都会觉感受到阳光和希望。而17版的改编让安妮和这个故事完全变调,无论是为了追求“老少咸宜”的“写实性”,“为自我认同、女性主义、霸凌和偏见等恒久议题带来反思”,还是单纯的哗众取宠,在我看来都是无谓且失败的。从最开始的欣喜异常到第一部完结时的无比失望,我想下一季我是不会感兴趣了。

我还是快进着看了第二季,只想说,导演你想跟风拍LGBT、种族主义、女性主义、霸凌和偏见等欧美盛行元素完全可以另起炉灶原创故事的,何必挂小说的羊头卖你四不像大杂烩剧本的狗肉呢?本书迷只想看到还原书中简单温馨的人和故事罢了。

{if:"

自从初中毕业那年的暑假在书店打折区淘到一本售价仅5元的《绿山墙的安妮》,我的成长历程中便一直被安妮这个爱做白日梦的话痨少女影响着。高一那年在得知这个故事还有后续发展的时候甚至抱着新买的电子辞典一个词一个词地啃完了Amazing上的Anne of the Island原文,看到两个少年男女在黄昏时分表白心迹一同回家的完美结局激动得难以自己。高二那年在土豆上找到了85版的电视剧,兴奋得一口气看完了整整三部。高三的时候学会了邮购,便立刻买了后面几本中译本。大学时代,在网上买了英文原版并时不时翻出画质感人的85版电视剧的前两部反复重温。如今,即将结束学生生涯走上职场,在看到新的影视版本仍然会兴奋不已,啃完了16版电影的生肉,也连夜看完了17版CBC电视剧第一季。 自认算是安妮系列的死忠粉,而且大概是个专一的唯粉,因为我几乎阅遍所有著名的儿童文学和女性成长文学作品——小妇人(第二爱的)、窗边的小豆豆、小公主、海蒂、长腿叔叔、秘密花园、小王子、彼得潘等等,还有同一作者的蓝色城堡和艾米莉系列,都只是看过就罢,不会如此痴迷。 大致谈谈我看过的各个影视版本。 宫崎骏早期作品——《红发少女安妮》,还原小说第一本的内容,很适合儿童观看,对于我这个宫崎骏免疫的大龄观众来说就稍嫌幼稚了,而且满满的霓虹风和日式动漫生硬(纯属个人偏见)的搞笑方式让我很难带入爱德华王子岛上发生的故事。 16版加拿大影版,自然风光无比美妙,音乐悠扬婉转,整体基调生动有趣,这几点大概是这个版本仅有的优点了。其他方面,演员的贴合度、小演员的演技、对白、剧情改编、人物设定统统不合格。因为小演员演技的浮夸,安妮被演得讨嫌有余,可爱不足;吉尔伯特幼齿且呆,让人无语;马修活泼得太过;玛丽拉不够古板;戴安娜乌鸦羽毛一般的黑发呢?

16版的绿山墙一家人

85版的电视剧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个版本,土豆和B站上可以找到中文字幕版的,也有DVD,推荐观看。主要演员的演技都十分精湛,特别是绿山墙那一家子,仿佛是书里走出来的,安妮越看越好看,吉尔伯特是个有点小毒舌的开朗帅小伙,慈祥的马修偶有孩童的天真之态,玛丽拉严厉却不失关爱。画面虽然不清晰,但爱德华王子岛的景色非常养眼,配乐也堪称经典,竖笛演奏的主题曲theme of anne至今仍在我的单曲循环纯音乐列表之中。第一部从安妮忙中偷闲在林中朗诵丁尼生的the lady of shalott(书中引起百合少女事件的诗歌)开头,以安妮和吉尔伯特握手言和相携归家结束,收养闹剧、向林德太太的道歉、下午茶醉酒、闹鬼的树林、石板砸头、逞强被摔、染绿头发、百合少女事件、马修的逝去,基本完美地还原了第一本书中所有经典的桥段,还巧妙地加了些似有若无的少女情愫。第二部有小说后几部的内容(比如误卖牛事件、小说获奖),也有很多改编,让我无语的是,书里白马王子般看似完美实则乏味的Mr. charming乔伊改成了一个魅力大叔,是安妮学生的父亲,好在安妮和吉尔伯特的感情线基本尊重原著,最后几段尤其感人,可惜的是安妮精彩的大学生活和女孩们的友谊没有拍出来。第三部就是纯粹原创的故事了,还牵扯到世界大战,当作与书无关的电影看也还不错。

85版第二部的男女主

85版的小安妮与马修

最后书归正传,谈谈17版电视剧第一季。昨天连夜刷完了第一季,不得不说,主要演员都选得很棒,安妮的红发和雀斑比85版更加还原,小演员演技值得赞赏,马修的蓝眼睛盛满了宠爱,吉尔伯特好帅啊,温柔又绅士,戴安娜比85版的美上几分。同样是在爱德华王子岛拍的,景色之美自不必说,片头美得不想跳过,电影般的画质让人赏心悦目,每一个镜头都可堪入画。 第一集完美还原到我都满足得哭了,聒噪而想象力丰富的小孤儿安妮,心软的马修,严厉却本性善良的玛丽拉,爱管闲事的蕾秋,每一个角色都那么贴合。两旁开满鲜花的林荫道,闪光的小湖,窗外的白雪皇后樱桃树,时有海鸥飞过的岸崖,每一处景色都与我对书中描写的想象一般无二。

17版的白色欢乐之路

第二集是强行制造戏剧冲突的原创剧情,一句话评论——不看也罢。玛丽拉在将安妮谴回孤儿院后无意中发现遗失的水晶胸针,马修克服种种阻碍之后终于寻回安妮,而安妮却因此对玛丽拉产生心结,野餐会中安妮因为孤儿的身份备受排挤,最后安妮在族谱上写下名字,三人成为真正的家人。我实在不能明白,书里让人忍俊不禁的一个小插曲怎么就能被扩写成这样一个烂俗的故事。至此,可以看出剧情基调已经完全偏离原著,八匹马都拉不回编剧对于戏剧性和所谓“写实”风格的追求了。还我单纯乐观的安妮,还我温馨有爱的绿山墙,还我安宁和谐的阿冯利村民! 第三集,安妮上学,除了戴安娜,其他男女主同学都不待见她,她因为爆料老师和女学生普莉西的暧昧再次闯祸,吉尔伯特以英雄救美的方式出场,叫胡萝卜拉辫子被石板拍的重头戏拍得毫无惊喜,玛丽拉加入女性主义的小团队,因为安妮怒怼普莉西的母亲。 第四集的安妮已经能让很多没看过小说的观众无比厌烦了,撒谎、PTSD、不断犯错、不知感恩、公主病、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不爱干活、找小长工麻烦,书里调味品一般存在的小毛病被无限放大成让人厌恶的人格缺陷。虽然为了挽救安妮的形象,编剧安排了一出不知所谓的英雄救火戏份,但不得不说牵强太牵强。 第五集总算回归小说温馨的氛围,安妮与吉尔伯特较劲,戴安娜下午茶醉酒,马修送蓬蓬袖洋装,加的初潮部分也比较合适,体现了成长的烦恼。莫名的地方是,给马修加了个初恋。 第六集只有安妮救蜜里梅的部分比较正常,失去姬友的约瑟芬姑婆提前出场,与安妮探讨女性婚姻观是个什么鬼,吉尔伯特那热爱旅游的老爹去世是个什么鬼,书里的阳光少年吉尔伯特变成命途多舛的阴郁少年,还为了安妮与比利大打出手是个什么鬼,玛丽拉因为家庭的羁绊无法追随布莱斯先生眷侣难成又是什么鬼?至此,所有主要角色,人设山崩地裂。 第七集更是全程WTF,数万头羊驼从我的脑海中呼啸而过。绿山墙经济危机爆发,安妮与小长工杰利上街变卖值钱家什,遇到打工的吉尔伯特,马修企图自杀,两个觊觎绿山墙的坏人被安妮微笑着请进家门,未完待续。。。 我想安妮的成长故事之所以备受喜爱,是因为它具有温暖人心的治愈力量,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读着都会觉感受到阳光和希望。而17版的改编让安妮和这个故事完全变调,无论是为了追求“老少咸宜”的“写实性”,“为自我认同、女性主义、霸凌和偏见等恒久议题带来反思”,还是单纯的哗众取宠,在我看来都是无谓且失败的。从最开始的欣喜异常到第一部完结时的无比失望,我想下一季我是不会感兴趣了。

我还是快进着看了第二季,只想说,导演你想跟风拍LGBT、种族主义、女性主义、霸凌和偏见等欧美盛行元素完全可以另起炉灶原创故事的,何必挂小说的羊头卖你四不像大杂烩剧本的狗肉呢?本书迷只想看到还原书中简单温馨的人和故事罢了。

"<>"" && "

自从初中毕业那年的暑假在书店打折区淘到一本售价仅5元的《绿山墙的安妮》,我的成长历程中便一直被安妮这个爱做白日梦的话痨少女影响着。高一那年在得知这个故事还有后续发展的时候甚至抱着新买的电子辞典一个词一个词地啃完了Amazing上的Anne of the Island原文,看到两个少年男女在黄昏时分表白心迹一同回家的完美结局激动得难以自己。高二那年在土豆上找到了85版的电视剧,兴奋得一口气看完了整整三部。高三的时候学会了邮购,便立刻买了后面几本中译本。大学时代,在网上买了英文原版并时不时翻出画质感人的85版电视剧的前两部反复重温。如今,即将结束学生生涯走上职场,在看到新的影视版本仍然会兴奋不已,啃完了16版电影的生肉,也连夜看完了17版CBC电视剧第一季。 自认算是安妮系列的死忠粉,而且大概是个专一的唯粉,因为我几乎阅遍所有著名的儿童文学和女性成长文学作品——小妇人(第二爱的)、窗边的小豆豆、小公主、海蒂、长腿叔叔、秘密花园、小王子、彼得潘等等,还有同一作者的蓝色城堡和艾米莉系列,都只是看过就罢,不会如此痴迷。 大致谈谈我看过的各个影视版本。 宫崎骏早期作品——《红发少女安妮》,还原小说第一本的内容,很适合儿童观看,对于我这个宫崎骏免疫的大龄观众来说就稍嫌幼稚了,而且满满的霓虹风和日式动漫生硬(纯属个人偏见)的搞笑方式让我很难带入爱德华王子岛上发生的故事。 16版加拿大影版,自然风光无比美妙,音乐悠扬婉转,整体基调生动有趣,这几点大概是这个版本仅有的优点了。其他方面,演员的贴合度、小演员的演技、对白、剧情改编、人物设定统统不合格。因为小演员演技的浮夸,安妮被演得讨嫌有余,可爱不足;吉尔伯特幼齿且呆,让人无语;马修活泼得太过;玛丽拉不够古板;戴安娜乌鸦羽毛一般的黑发呢?

16版的绿山墙一家人

85版的电视剧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个版本,土豆和B站上可以找到中文字幕版的,也有DVD,推荐观看。主要演员的演技都十分精湛,特别是绿山墙那一家子,仿佛是书里走出来的,安妮越看越好看,吉尔伯特是个有点小毒舌的开朗帅小伙,慈祥的马修偶有孩童的天真之态,玛丽拉严厉却不失关爱。画面虽然不清晰,但爱德华王子岛的景色非常养眼,配乐也堪称经典,竖笛演奏的主题曲theme of anne至今仍在我的单曲循环纯音乐列表之中。第一部从安妮忙中偷闲在林中朗诵丁尼生的the lady of shalott(书中引起百合少女事件的诗歌)开头,以安妮和吉尔伯特握手言和相携归家结束,收养闹剧、向林德太太的道歉、下午茶醉酒、闹鬼的树林、石板砸头、逞强被摔、染绿头发、百合少女事件、马修的逝去,基本完美地还原了第一本书中所有经典的桥段,还巧妙地加了些似有若无的少女情愫。第二部有小说后几部的内容(比如误卖牛事件、小说获奖),也有很多改编,让我无语的是,书里白马王子般看似完美实则乏味的Mr. charming乔伊改成了一个魅力大叔,是安妮学生的父亲,好在安妮和吉尔伯特的感情线基本尊重原著,最后几段尤其感人,可惜的是安妮精彩的大学生活和女孩们的友谊没有拍出来。第三部就是纯粹原创的故事了,还牵扯到世界大战,当作与书无关的电影看也还不错。

85版第二部的男女主

85版的小安妮与马修

最后书归正传,谈谈17版电视剧第一季。昨天连夜刷完了第一季,不得不说,主要演员都选得很棒,安妮的红发和雀斑比85版更加还原,小演员演技值得赞赏,马修的蓝眼睛盛满了宠爱,吉尔伯特好帅啊,温柔又绅士,戴安娜比85版的美上几分。同样是在爱德华王子岛拍的,景色之美自不必说,片头美得不想跳过,电影般的画质让人赏心悦目,每一个镜头都可堪入画。 第一集完美还原到我都满足得哭了,聒噪而想象力丰富的小孤儿安妮,心软的马修,严厉却本性善良的玛丽拉,爱管闲事的蕾秋,每一个角色都那么贴合。两旁开满鲜花的林荫道,闪光的小湖,窗外的白雪皇后樱桃树,时有海鸥飞过的岸崖,每一处景色都与我对书中描写的想象一般无二。

17版的白色欢乐之路

第二集是强行制造戏剧冲突的原创剧情,一句话评论——不看也罢。玛丽拉在将安妮谴回孤儿院后无意中发现遗失的水晶胸针,马修克服种种阻碍之后终于寻回安妮,而安妮却因此对玛丽拉产生心结,野餐会中安妮因为孤儿的身份备受排挤,最后安妮在族谱上写下名字,三人成为真正的家人。我实在不能明白,书里让人忍俊不禁的一个小插曲怎么就能被扩写成这样一个烂俗的故事。至此,可以看出剧情基调已经完全偏离原著,八匹马都拉不回编剧对于戏剧性和所谓“写实”风格的追求了。还我单纯乐观的安妮,还我温馨有爱的绿山墙,还我安宁和谐的阿冯利村民! 第三集,安妮上学,除了戴安娜,其他男女主同学都不待见她,她因为爆料老师和女学生普莉西的暧昧再次闯祸,吉尔伯特以英雄救美的方式出场,叫胡萝卜拉辫子被石板拍的重头戏拍得毫无惊喜,玛丽拉加入女性主义的小团队,因为安妮怒怼普莉西的母亲。 第四集的安妮已经能让很多没看过小说的观众无比厌烦了,撒谎、PTSD、不断犯错、不知感恩、公主病、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不爱干活、找小长工麻烦,书里调味品一般存在的小毛病被无限放大成让人厌恶的人格缺陷。虽然为了挽救安妮的形象,编剧安排了一出不知所谓的英雄救火戏份,但不得不说牵强太牵强。 第五集总算回归小说温馨的氛围,安妮与吉尔伯特较劲,戴安娜下午茶醉酒,马修送蓬蓬袖洋装,加的初潮部分也比较合适,体现了成长的烦恼。莫名的地方是,给马修加了个初恋。 第六集只有安妮救蜜里梅的部分比较正常,失去姬友的约瑟芬姑婆提前出场,与安妮探讨女性婚姻观是个什么鬼,吉尔伯特那热爱旅游的老爹去世是个什么鬼,书里的阳光少年吉尔伯特变成命途多舛的阴郁少年,还为了安妮与比利大打出手是个什么鬼,玛丽拉因为家庭的羁绊无法追随布莱斯先生眷侣难成又是什么鬼?至此,所有主要角色,人设山崩地裂。 第七集更是全程WTF,数万头羊驼从我的脑海中呼啸而过。绿山墙经济危机爆发,安妮与小长工杰利上街变卖值钱家什,遇到打工的吉尔伯特,马修企图自杀,两个觊觎绿山墙的坏人被安妮微笑着请进家门,未完待续。。。 我想安妮的成长故事之所以备受喜爱,是因为它具有温暖人心的治愈力量,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读着都会觉感受到阳光和希望。而17版的改编让安妮和这个故事完全变调,无论是为了追求“老少咸宜”的“写实性”,“为自我认同、女性主义、霸凌和偏见等恒久议题带来反思”,还是单纯的哗众取宠,在我看来都是无谓且失败的。从最开始的欣喜异常到第一部完结时的无比失望,我想下一季我是不会感兴趣了。

我还是快进着看了第二季,只想说,导演你想跟风拍LGBT、种族主义、女性主义、霸凌和偏见等欧美盛行元素完全可以另起炉灶原创故事的,何必挂小说的羊头卖你四不像大杂烩剧本的狗肉呢?本书迷只想看到还原书中简单温馨的人和故事罢了。

"<>"暂时没有网友评论该影片"}

绿山墙的安妮第二季影评

自从初中毕业那年的暑假在书店打折区淘到一本售价仅5元的《绿山墙的安妮》,我的成长历程中便一直被安妮这个爱做白日梦的话痨少女影响着。高一那年在得知这个故事还有后续发展的时候甚至抱着新买的电子辞典一个词一个词地啃完了Amazing上的Anne of the Island原文,看到两个少年男女在黄昏时分表白心迹一同回家的完美结局激动得难以自己。高二那年在土豆上找到了85版的电视剧,兴奋得一口气看完了整整三部。高三的时候学会了邮购,便立刻买了后面几本中译本。大学时代,在网上买了英文原版并时不时翻出画质感人的85版电视剧的前两部反复重温。如今,即将结束学生生涯走上职场,在看到新的影视版本仍然会兴奋不已,啃完了16版电影的生肉,也连夜看完了17版CBC电视剧第一季。 自认算是安妮系列的死忠粉,而且大概是个专一的唯粉,因为我几乎阅遍所有著名的儿童文学和女性成长文学作品——小妇人(第二爱的)、窗边的小豆豆、小公主、海蒂、长腿叔叔、秘密花园、小王子、彼得潘等等,还有同一作者的蓝色城堡和艾米莉系列,都只是看过就罢,不会如此痴迷。 大致谈谈我看过的各个影视版本。 宫崎骏早期作品——《红发少女安妮》,还原小说第一本的内容,很适合儿童观看,对于我这个宫崎骏免疫的大龄观众来说就稍嫌幼稚了,而且满满的霓虹风和日式动漫生硬(纯属个人偏见)的搞笑方式让我很难带入爱德华王子岛上发生的故事。 16版加拿大影版,自然风光无比美妙,音乐悠扬婉转,整体基调生动有趣,这几点大概是这个版本仅有的优点了。其他方面,演员的贴合度、小演员的演技、对白、剧情改编、人物设定统统不合格。因为小演员演技的浮夸,安妮被演得讨嫌有余,可爱不足;吉尔伯特幼齿且呆,让人无语;马修活泼得太过;玛丽拉不够古板;戴安娜乌鸦羽毛一般的黑发呢?

16版的绿山墙一家人

85版的电视剧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个版本,土豆和B站上可以找到中文字幕版的,也有DVD,推荐观看。主要演员的演技都十分精湛,特别是绿山墙那一家子,仿佛是书里走出来的,安妮越看越好看,吉尔伯特是个有点小毒舌的开朗帅小伙,慈祥的马修偶有孩童的天真之态,玛丽拉严厉却不失关爱。画面虽然不清晰,但爱德华王子岛的景色非常养眼,配乐也堪称经典,竖笛演奏的主题曲theme of anne至今仍在我的单曲循环纯音乐列表之中。第一部从安妮忙中偷闲在林中朗诵丁尼生的the lady of shalott(书中引起百合少女事件的诗歌)开头,以安妮和吉尔伯特握手言和相携归家结束,收养闹剧、向林德太太的道歉、下午茶醉酒、闹鬼的树林、石板砸头、逞强被摔、染绿头发、百合少女事件、马修的逝去,基本完美地还原了第一本书中所有经典的桥段,还巧妙地加了些似有若无的少女情愫。第二部有小说后几部的内容(比如误卖牛事件、小说获奖),也有很多改编,让我无语的是,书里白马王子般看似完美实则乏味的Mr. charming乔伊改成了一个魅力大叔,是安妮学生的父亲,好在安妮和吉尔伯特的感情线基本尊重原著,最后几段尤其感人,可惜的是安妮精彩的大学生活和女孩们的友谊没有拍出来。第三部就是纯粹原创的故事了,还牵扯到世界大战,当作与书无关的电影看也还不错。

85版第二部的男女主

85版的小安妮与马修

最后书归正传,谈谈17版电视剧第一季。昨天连夜刷完了第一季,不得不说,主要演员都选得很棒,安妮的红发和雀斑比85版更加还原,小演员演技值得赞赏,马修的蓝眼睛盛满了宠爱,吉尔伯特好帅啊,温柔又绅士,戴安娜比85版的美上几分。同样是在爱德华王子岛拍的,景色之美自不必说,片头美得不想跳过,电影般的画质让人赏心悦目,每一个镜头都可堪入画。 第一集完美还原到我都满足得哭了,聒噪而想象力丰富的小孤儿安妮,心软的马修,严厉却本性善良的玛丽拉,爱管闲事的蕾秋,每一个角色都那么贴合。两旁开满鲜花的林荫道,闪光的小湖,窗外的白雪皇后樱桃树,时有海鸥飞过的岸崖,每一处景色都与我对书中描写的想象一般无二。

17版的白色欢乐之路

第二集是强行制造戏剧冲突的原创剧情,一句话评论——不看也罢。玛丽拉在将安妮谴回孤儿院后无意中发现遗失的水晶胸针,马修克服种种阻碍之后终于寻回安妮,而安妮却因此对玛丽拉产生心结,野餐会中安妮因为孤儿的身份备受排挤,最后安妮在族谱上写下名字,三人成为真正的家人。我实在不能明白,书里让人忍俊不禁的一个小插曲怎么就能被扩写成这样一个烂俗的故事。至此,可以看出剧情基调已经完全偏离原著,八匹马都拉不回编剧对于戏剧性和所谓“写实”风格的追求了。还我单纯乐观的安妮,还我温馨有爱的绿山墙,还我安宁和谐的阿冯利村民! 第三集,安妮上学,除了戴安娜,其他男女主同学都不待见她,她因为爆料老师和女学生普莉西的暧昧再次闯祸,吉尔伯特以英雄救美的方式出场,叫胡萝卜拉辫子被石板拍的重头戏拍得毫无惊喜,玛丽拉加入女性主义的小团队,因为安妮怒怼普莉西的母亲。 第四集的安妮已经能让很多没看过小说的观众无比厌烦了,撒谎、PTSD、不断犯错、不知感恩、公主病、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不爱干活、找小长工麻烦,书里调味品一般存在的小毛病被无限放大成让人厌恶的人格缺陷。虽然为了挽救安妮的形象,编剧安排了一出不知所谓的英雄救火戏份,但不得不说牵强太牵强。 第五集总算回归小说温馨的氛围,安妮与吉尔伯特较劲,戴安娜下午茶醉酒,马修送蓬蓬袖洋装,加的初潮部分也比较合适,体现了成长的烦恼。莫名的地方是,给马修加了个初恋。 第六集只有安妮救蜜里梅的部分比较正常,失去姬友的约瑟芬姑婆提前出场,与安妮探讨女性婚姻观是个什么鬼,吉尔伯特那热爱旅游的老爹去世是个什么鬼,书里的阳光少年吉尔伯特变成命途多舛的阴郁少年,还为了安妮与比利大打出手是个什么鬼,玛丽拉因为家庭的羁绊无法追随布莱斯先生眷侣难成又是什么鬼?至此,所有主要角色,人设山崩地裂。 第七集更是全程WTF,数万头羊驼从我的脑海中呼啸而过。绿山墙经济危机爆发,安妮与小长工杰利上街变卖值钱家什,遇到打工的吉尔伯特,马修企图自杀,两个觊觎绿山墙的坏人被安妮微笑着请进家门,未完待续。。。 我想安妮的成长故事之所以备受喜爱,是因为它具有温暖人心的治愈力量,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读着都会觉感受到阳光和希望。而17版的改编让安妮和这个故事完全变调,无论是为了追求“老少咸宜”的“写实性”,“为自我认同、女性主义、霸凌和偏见等恒久议题带来反思”,还是单纯的哗众取宠,在我看来都是无谓且失败的。从最开始的欣喜异常到第一部完结时的无比失望,我想下一季我是不会感兴趣了。

我还是快进着看了第二季,只想说,导演你想跟风拍LGBT、种族主义、女性主义、霸凌和偏见等欧美盛行元素完全可以另起炉灶原创故事的,何必挂小说的羊头卖你四不像大杂烩剧本的狗肉呢?本书迷只想看到还原书中简单温馨的人和故事罢了。

{end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