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那些年

  • 那些年

    那些年

    年份:2017 类型:剧情片 剧情,喜剧,爱情

    主演:尚芸菲,沙靖杰,张浩,陈树野

    导演:谢伊龙

    地区:中国

    语言:汉语普通话

剧情简介

剧情介绍:三个有梦想的年轻人来到天津大都市为事业打拼,但梦想的实现并不总是可能的。张宇航(张昊饰)、沙兵(沙景杰饰)、田野(陈树野饰)、司机肇事逃逸的刘兴鹏(马英凯饰)将他救出并送往医院。风风雨雨之后,他们四个成了好兄弟。纯真的青春,属于年轻人的嚣张,还有孤独的遗憾。看来,这个特殊的年龄,注定有着特殊的意义,田野(陈树野饰)也陷入了情绪的混乱之中,与心爱的少女蔡轩(尚云飞饰)和最好的哥哥打交道,他该如何选择。(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有涉及轻微的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由于九把刀的跨界身份,很多人觉得,作为长片处女作,他想要做好,真的很难,华语电影圈中更是不乏有被毁掉的各种例子。结果,九把刀不仅成功了,而且影片超级卖座。这个事情可以说明两点,一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的完成度不错,在青春片的基础上拍出了新意。二是经过《海角七号》、《艋舺》等电影的开路,岛内观众重新对国片产生了热情,建立起互相信任的机制。
把《那些年》跟周杰伦《不能说的秘密》相比,一个讲情怀,突出细节;一个玩技巧,偷师现学。两部电影格局类似,但是《那些年》的故事更通俗,卖点也更突出。励志、同性、小清新、青春残酷……在《那些年》里,这些台湾青春片的关键词似乎不再显眼。从主人公入手,九把刀去掉了宅男的猥琐气质,变高变帅,可算型男一枚。这位柯景腾不是文艺男,更不算好学生,没事做就是自个在家,还喜欢拳打脚踢。与之相比,我不禁想起有人是这么讥讽《艋舺》:明明是一堆娘泡,偏偏要混黑道。然而,标榜自我是有限度的,所以《那些年》的其他话题尽归沈佳宜。要知道,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她不仅学习好,更清楚知道自己漂亮、有很多人追,她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这样的女孩子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沈佳宜即便联考发挥欠佳,她大学以及后来的人生轨迹,始终是非常正确。看在柯景腾眼里,也就是完美的幸福——连毒药或者葡萄酸的心理都没了。
影片早早确立了两位主人公的性格,先是死对头,不巧又成前后桌,然后他一借、她一还,感情就做到位了。再后来,就是很多人的初恋情节,约会、异地恋、情感安慰,只是在电影里,女孩子走得永远要比男孩子快一拍,阴差阳错,造化弄人,离别后就此天各一方。在一些人看来,《那些年》要讲的东西已经有一套组合模式,九把刀恐怕也料到了,所以他特别推崇最后十分钟,那就是意料之外。即便沈佳宜不再是昔日的沈佳宜,但柯景腾还是过去的柯景腾。女的希望男的成熟稳重,这个从来不错。但是,你很难说清楚,她会不会喜欢他们身上的孩子气。柯景腾为自己的幼稚买了单。也是到了最后,他才意识到,当年本该说出口的道歉,自己还是没能够开口。要强自负,任性过头。如果把柯景腾和沈佳宜放到千千万万的校园爱恋中,他们算不上特别的,也不狗血。类似学习比赛的东西,其实更是内地这边的强项(还有高考约定)。
当《九降风》整体呈现出偏蓝色调,《那些年》的色调就是偏黄,怀旧综合症的选择表现。当然,从故事上说,它也是整体偏黄,黄到让人难以置信,比如手枪队、光身子的裸体餐桌。还有很多人不理解,《那些年》为什么耗费过多的篇幅去介绍朋友,介绍大学室友,比如说阿和老曹他们,出场介绍一次、联考介绍一次、毕业后再介绍一次。的确,从帮助主线的功能上说,这些戏份是庸余累赘——尤其是厌恶下三路的观众,他们更会觉得导演不停在暴露低级趣味。然而,这些东西却是某种真实。道理很简单,柯景腾处在一个怎样的朋友圈和人际圈中,那也关系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九降风》用棒球和BB机点出高中记忆,《那些年》却有点不管不顾,一味从私人电影的角度出发。就像网上总有闲人出这样的题目:80后肯定做过的一百件事等等,可是,总有人会是例外,半数都达不到。那并不是火星人空降,只是因为他们深陷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学习或者贪玩。再不然,还像个孩子似的,对周围世界的变化和信息,并不好奇。
对校园青春的反映上,《那些年》中规中矩,没有太过美化或者沉溺其中。考虑到它有一条长长的时间线,像沈佳宜就经历了三次的形象变化。或许,它的主题其实是时间,回不去的时光。“Once there was a way to get back homeward”,在《金色梦乡》里,伊坂幸太郎假借人物之口这么说道,“这是我现在的心情,大家已经无法回到那个时光了。以前,曾经有一条可以回去的路,但是不知不觉之间,大家都上了年纪”。言外之意,是回不去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失遗憾,幸好,还有电影。看着看着,很多人会触碰到到深处的真实记忆,《那些年》就像一台时光机器。杨德昌也假借人物之口说:电影让人类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九把刀肯定跟我们一样,希望这是真的。【北京青年报】
■入评理由:今年台湾的高票房片(3.8亿新台币),香港上映后连破记录,2011年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员和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提名。
■一句话点评:继《九降风》之后,又一部饱受好评的青春片,借助主人公的往事追忆,在回流的时光中,很多观众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那些年影评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有涉及轻微的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由于九把刀的跨界身份,很多人觉得,作为长片处女作,他想要做好,真的很难,华语电影圈中更是不乏有被毁掉的各种例子。结果,九把刀不仅成功了,而且影片超级卖座。这个事情可以说明两点,一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的完成度不错,在青春片的基础上拍出了新意。二是经过《海角七号》、《艋舺》等电影的开路,岛内观众重新对国片产生了热情,建立起互相信任的机制。
把《那些年》跟周杰伦《不能说的秘密》相比,一个讲情怀,突出细节;一个玩技巧,偷师现学。两部电影格局类似,但是《那些年》的故事更通俗,卖点也更突出。励志、同性、小清新、青春残酷……在《那些年》里,这些台湾青春片的关键词似乎不再显眼。从主人公入手,九把刀去掉了宅男的猥琐气质,变高变帅,可算型男一枚。这位柯景腾不是文艺男,更不算好学生,没事做就是自个在家,还喜欢拳打脚踢。与之相比,我不禁想起有人是这么讥讽《艋舺》:明明是一堆娘泡,偏偏要混黑道。然而,标榜自我是有限度的,所以《那些年》的其他话题尽归沈佳宜。要知道,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她不仅学习好,更清楚知道自己漂亮、有很多人追,她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这样的女孩子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沈佳宜即便联考发挥欠佳,她大学以及后来的人生轨迹,始终是非常正确。看在柯景腾眼里,也就是完美的幸福——连毒药或者葡萄酸的心理都没了。
影片早早确立了两位主人公的性格,先是死对头,不巧又成前后桌,然后他一借、她一还,感情就做到位了。再后来,就是很多人的初恋情节,约会、异地恋、情感安慰,只是在电影里,女孩子走得永远要比男孩子快一拍,阴差阳错,造化弄人,离别后就此天各一方。在一些人看来,《那些年》要讲的东西已经有一套组合模式,九把刀恐怕也料到了,所以他特别推崇最后十分钟,那就是意料之外。即便沈佳宜不再是昔日的沈佳宜,但柯景腾还是过去的柯景腾。女的希望男的成熟稳重,这个从来不错。但是,你很难说清楚,她会不会喜欢他们身上的孩子气。柯景腾为自己的幼稚买了单。也是到了最后,他才意识到,当年本该说出口的道歉,自己还是没能够开口。要强自负,任性过头。如果把柯景腾和沈佳宜放到千千万万的校园爱恋中,他们算不上特别的,也不狗血。类似学习比赛的东西,其实更是内地这边的强项(还有高考约定)。
当《九降风》整体呈现出偏蓝色调,《那些年》的色调就是偏黄,怀旧综合症的选择表现。当然,从故事上说,它也是整体偏黄,黄到让人难以置信,比如手枪队、光身子的裸体餐桌。还有很多人不理解,《那些年》为什么耗费过多的篇幅去介绍朋友,介绍大学室友,比如说阿和老曹他们,出场介绍一次、联考介绍一次、毕业后再介绍一次。的确,从帮助主线的功能上说,这些戏份是庸余累赘——尤其是厌恶下三路的观众,他们更会觉得导演不停在暴露低级趣味。然而,这些东西却是某种真实。道理很简单,柯景腾处在一个怎样的朋友圈和人际圈中,那也关系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九降风》用棒球和BB机点出高中记忆,《那些年》却有点不管不顾,一味从私人电影的角度出发。就像网上总有闲人出这样的题目:80后肯定做过的一百件事等等,可是,总有人会是例外,半数都达不到。那并不是火星人空降,只是因为他们深陷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学习或者贪玩。再不然,还像个孩子似的,对周围世界的变化和信息,并不好奇。
对校园青春的反映上,《那些年》中规中矩,没有太过美化或者沉溺其中。考虑到它有一条长长的时间线,像沈佳宜就经历了三次的形象变化。或许,它的主题其实是时间,回不去的时光。“Once there was a way to get back homeward”,在《金色梦乡》里,伊坂幸太郎假借人物之口这么说道,“这是我现在的心情,大家已经无法回到那个时光了。以前,曾经有一条可以回去的路,但是不知不觉之间,大家都上了年纪”。言外之意,是回不去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失遗憾,幸好,还有电影。看着看着,很多人会触碰到到深处的真实记忆,《那些年》就像一台时光机器。杨德昌也假借人物之口说:电影让人类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九把刀肯定跟我们一样,希望这是真的。【北京青年报】
■入评理由:今年台湾的高票房片(3.8亿新台币),香港上映后连破记录,2011年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员和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提名。
■一句话点评:继《九降风》之后,又一部饱受好评的青春片,借助主人公的往事追忆,在回流的时光中,很多观众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