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 » 美国剧 » 书谜第一季

  • 书谜第一季

    书谜第一季已完结 共6集

    年份:2014 类型:美国剧

    主演:西蒙·拉塞尔·比尔

    导演:托尼·乔丹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剧情简介

六本英国经典书籍被重新审视。回到作者的原始手稿和信件,专家作家和表演者为这些伟大的作品带来了他们个人的见解。

读书可以是种爱好,当然也可以是种品味,一种时常想起就可侃侃而谈的资本。

喜欢看书好似成了一种社交方式,人们在填写自我介绍的时候,会在爱好一栏,写上“读书”二字。此刻的你,真的是喜欢读书的吗? 你有多久没看书了? 你的kindle有多久没充电了? 那些被束之高阁的书籍,现在还好吗?

不妨趁着今天,趁着世界读书日,把它们拿出来见见光、充充电吧~何为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

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DOCO君今日将拿出《书谜》这本“影像书”跟大家一同分享。【点击观看】

《书谜》这部纪录片是BBC继《书香》之后的又一经典力作,专门献给爱读书的人。

豆瓣评分:8.7。

《书谜》第一季共有六集,每集讲述一部名著,由一名爱书之人倾心推荐。第一集:《远大前程》【查尔斯·狄更斯】 第二集:《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 第三集:《黛洛维夫人》【弗吉尼亚·伍尔夫】 第四集:《马比·诺吉昂》【The Mabinogion】 第五集:《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第六集:《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

书籍承载着人类的思想与智慧,人与书之间的羁绊由来已久。

在第一集讲述人Tony Jordon的带领下,我们重新翻开了查尔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再次感受着狄更斯对生命及人性的看法。

▲Tony Jordon

《远大前程》又称《孤星血泪》,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晚年写成的长篇小说。

▲查尔斯·狄更斯

代表作:《雾都孤儿》、《双城记》等

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1812年圣诞节前夕至1840年的冬天,讲述了孤儿皮普(Pip)从7岁开始的三个人生阶段。

孤儿皮普从小由姐姐抚养,受雇于贵族郝薇香,并且爱上了她的养女艾丝黛拉,一心想成为“上等人”。

他小时候无意搭救的一名逃犯在国外发财致富,为报答救命之恩,送他去伦敦接受上等教育。

▲《孤星血泪》剧照

正当皮普满怀希望之际,艾丝黛拉另嫁他人,逃犯被擒,遗产充人公,皮普的“远大前程”转眼化为泡影。

小说贯彻了狄更斯文以载道的风格,透过剧中孤儿生活的跌宕起落,表达着他对生命和世界的看法。

作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锋学者,狄更斯对英国文学史做了哪些贡献?他想通过《远大前程》这部小说,向我们传递什么呢?

想要明白狄更斯在这部小说中传达的要义,就要明了狄更斯的创作意图以及他的成长环境。

在成为作家前,狄更斯曾是几家报社的首席记者及编辑,这位高产的文字工作者,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与读者搞好关系,用作品征服读者,他创作出的作品也是颇多。

一个用文章就可让你走进他的作家,对待读者、世界是完全得赤裸,他将自己所有的心态与想法全部融在书写的文字中。亦深情亦忧郁亦澎湃。

文字可以给人安慰,拯救躁动不安的灵魂,救赎一个不知所措的心灵,所以当你深陷文字、书籍的海洋时,一切会变得坦然、安静又纯粹。

家庭的变故及动荡,给了狄更斯无限的写作灵感与别样的人生观,因为经历着他人不曾遇到过的事情,所以可以看到别人未曾想过的视角。

太幸福的生活,无法给创作者以安慰,在极度痛苦甚至绝望的阶段,往往是创作高度集中的阶段。

这也就是高更为何要放弃优渥的生活,跑到塔希提岛(也就是现在的大溪地)开始自己后印象主义绘画创作的原因。

▲高更自画像

代表作

《我们是谁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裸体习作》、《恋人》

▲大溪地鸟瞰图

毛姆以其经历为蓝本,创作的《月亮与六便士》,虽有失真实,但将那种对生活的个性挣扎、扭曲的一面描绘得淋漓尽致。

狄更斯同样如此。

《远大前程》正是写于狄更斯生活中出现危机之后,他刚与妻子凯瑟琳分手,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同时,他开始了与年轻的演员爱伦·特南的婚外爱情,这一段感情给他带来的痛苦多于幸福。

在情感的交缠与生活的考验下,《远大前程》这部描写英国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遭遇的小说诞生了。

这为英国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对英国的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悲剧的基调往往建立在荒诞且滑稽的喜剧之上。

狄更斯在《远大前程》的扉页写着这样一句话:exceedingly droll(滑稽可笑)。

Tony Jordon来到了威斯贝奇和芬兰博物馆,探寻着关于狄更斯的创作痕迹。

他们在博物馆找到了《远大前程》这本书的书稿,上面清晰可见狄更斯反复修改的痕迹。我爱她是违背常理,是妨碍前程,是失去自制,是破灭希望, 是断送幸福,是注定要尝尽一切的沮丧和失望的。可是,一旦爱上了她,我再也不能不爱她。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骗子,比起自骗自的人来,实在算不上一回事。

如此美妙的句子,唯有置身其中,方可悟出其中的妙处。

文字很奇妙,就像正在码字的DOCO君与正在看字的你,这样一个输入与输出的微妙关系,却可以通过纸媒、新媒体等不同介质,擦除不同的火花。

狄更斯应该也是想通过这种摩擦,传递着他内心的苦楚。

我们常常说,读懂一本书,要明白它的作者,要知晓所处背景,要感悟社会大环境与家庭小环境对作者的影响。

那时的狄更斯正经历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于是,他的作品总以写实的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与贪婪,深切同情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

热血的批判,当以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并重的豪情讴歌憧憬,憧憬着人类正走向更合理且美好的生活。

我们在今天阅读狄更斯,除了追溯回当时的时代,更多的是借助文字的魅力,找寻书中的“黄金屋”。

书籍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需要大家行动起来,认真了解书中的奥秘。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DOCO热纪录 | ID: docochina

知乎 | 豆瓣 | 爱奇艺 | Bilibili 平台均已入驻!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请咨询微信:docokun

官方APP:DOCO热纪录

书谜第一季影评

读书可以是种爱好,当然也可以是种品味,一种时常想起就可侃侃而谈的资本。

喜欢看书好似成了一种社交方式,人们在填写自我介绍的时候,会在爱好一栏,写上“读书”二字。此刻的你,真的是喜欢读书的吗? 你有多久没看书了? 你的kindle有多久没充电了? 那些被束之高阁的书籍,现在还好吗?

不妨趁着今天,趁着世界读书日,把它们拿出来见见光、充充电吧~何为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

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DOCO君今日将拿出《书谜》这本“影像书”跟大家一同分享。【点击观看】

《书谜》这部纪录片是BBC继《书香》之后的又一经典力作,专门献给爱读书的人。

豆瓣评分:8.7。

《书谜》第一季共有六集,每集讲述一部名著,由一名爱书之人倾心推荐。第一集:《远大前程》【查尔斯·狄更斯】 第二集:《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 第三集:《黛洛维夫人》【弗吉尼亚·伍尔夫】 第四集:《马比·诺吉昂》【The Mabinogion】 第五集:《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第六集:《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

书籍承载着人类的思想与智慧,人与书之间的羁绊由来已久。

在第一集讲述人Tony Jordon的带领下,我们重新翻开了查尔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再次感受着狄更斯对生命及人性的看法。

▲Tony Jordon

《远大前程》又称《孤星血泪》,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晚年写成的长篇小说。

▲查尔斯·狄更斯

代表作:《雾都孤儿》、《双城记》等

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1812年圣诞节前夕至1840年的冬天,讲述了孤儿皮普(Pip)从7岁开始的三个人生阶段。

孤儿皮普从小由姐姐抚养,受雇于贵族郝薇香,并且爱上了她的养女艾丝黛拉,一心想成为“上等人”。

他小时候无意搭救的一名逃犯在国外发财致富,为报答救命之恩,送他去伦敦接受上等教育。

▲《孤星血泪》剧照

正当皮普满怀希望之际,艾丝黛拉另嫁他人,逃犯被擒,遗产充人公,皮普的“远大前程”转眼化为泡影。

小说贯彻了狄更斯文以载道的风格,透过剧中孤儿生活的跌宕起落,表达着他对生命和世界的看法。

作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锋学者,狄更斯对英国文学史做了哪些贡献?他想通过《远大前程》这部小说,向我们传递什么呢?

想要明白狄更斯在这部小说中传达的要义,就要明了狄更斯的创作意图以及他的成长环境。

在成为作家前,狄更斯曾是几家报社的首席记者及编辑,这位高产的文字工作者,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与读者搞好关系,用作品征服读者,他创作出的作品也是颇多。

一个用文章就可让你走进他的作家,对待读者、世界是完全得赤裸,他将自己所有的心态与想法全部融在书写的文字中。亦深情亦忧郁亦澎湃。

文字可以给人安慰,拯救躁动不安的灵魂,救赎一个不知所措的心灵,所以当你深陷文字、书籍的海洋时,一切会变得坦然、安静又纯粹。

家庭的变故及动荡,给了狄更斯无限的写作灵感与别样的人生观,因为经历着他人不曾遇到过的事情,所以可以看到别人未曾想过的视角。

太幸福的生活,无法给创作者以安慰,在极度痛苦甚至绝望的阶段,往往是创作高度集中的阶段。

这也就是高更为何要放弃优渥的生活,跑到塔希提岛(也就是现在的大溪地)开始自己后印象主义绘画创作的原因。

▲高更自画像

代表作

《我们是谁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裸体习作》、《恋人》

▲大溪地鸟瞰图

毛姆以其经历为蓝本,创作的《月亮与六便士》,虽有失真实,但将那种对生活的个性挣扎、扭曲的一面描绘得淋漓尽致。

狄更斯同样如此。

《远大前程》正是写于狄更斯生活中出现危机之后,他刚与妻子凯瑟琳分手,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同时,他开始了与年轻的演员爱伦·特南的婚外爱情,这一段感情给他带来的痛苦多于幸福。

在情感的交缠与生活的考验下,《远大前程》这部描写英国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遭遇的小说诞生了。

这为英国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对英国的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悲剧的基调往往建立在荒诞且滑稽的喜剧之上。

狄更斯在《远大前程》的扉页写着这样一句话:exceedingly droll(滑稽可笑)。

Tony Jordon来到了威斯贝奇和芬兰博物馆,探寻着关于狄更斯的创作痕迹。

他们在博物馆找到了《远大前程》这本书的书稿,上面清晰可见狄更斯反复修改的痕迹。我爱她是违背常理,是妨碍前程,是失去自制,是破灭希望, 是断送幸福,是注定要尝尽一切的沮丧和失望的。可是,一旦爱上了她,我再也不能不爱她。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骗子,比起自骗自的人来,实在算不上一回事。

如此美妙的句子,唯有置身其中,方可悟出其中的妙处。

文字很奇妙,就像正在码字的DOCO君与正在看字的你,这样一个输入与输出的微妙关系,却可以通过纸媒、新媒体等不同介质,擦除不同的火花。

狄更斯应该也是想通过这种摩擦,传递着他内心的苦楚。

我们常常说,读懂一本书,要明白它的作者,要知晓所处背景,要感悟社会大环境与家庭小环境对作者的影响。

那时的狄更斯正经历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于是,他的作品总以写实的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与贪婪,深切同情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

热血的批判,当以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并重的豪情讴歌憧憬,憧憬着人类正走向更合理且美好的生活。

我们在今天阅读狄更斯,除了追溯回当时的时代,更多的是借助文字的魅力,找寻书中的“黄金屋”。

书籍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需要大家行动起来,认真了解书中的奥秘。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DOCO热纪录 | ID: docochina

知乎 | 豆瓣 | 爱奇艺 | Bilibili 平台均已入驻!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请咨询微信:docokun

官方APP:DOCO热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