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 » 美国剧 » 超现实大学生活第二季

  • 超现实大学生活第二季

    超现实大学生活第二季已完结 共6集

    年份:1984 类型:美国剧

    主演:亚德里安·埃德蒙松,里克·梅奥尔,奈格尔·派纳

    导演:保罗·杰克逊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剧情简介

四名不匹配的大学生在伦敦北部合租一所房子:嬉皮士尼尔;迈克,很酷的人;里克,一个学习社会学的无政府主义者;还有Vyvyan,一个容易发生极端暴力的朋克医学生。连同他们的私生子俄罗斯房东,这些“单身男孩”的世界是超现实和暴力的,但最终是搞笑的。

八十年代最酷的人,都必须酷到自杀。

吵吵鬧鬧的一部劇,每個笑點都飽含頗有分量的黑色哲學,且排列密集。第一部拍摄于1982年,兩年後第二部出品,是導演Paul Jackson和Edward&Richard 的合作之劇,此外他們還在1986年合作了Dangerous Brothers Present:World of Danger。除了The Young Once,Edward&Richard搭檔最耀眼的劇作就是1991的《Bottom》,是底層,也是底線,雖然優異,但似乎用力過猛,也沒有前作精緻。看似粗暴的《The Young Once》是八十年代英喜劇的扛鼎之作,連幾秒鐘的短鏡頭也充滿了表達欲,劇中的樂隊演出也是一個特色,那是英倫搖滾以及從此衍生出的許多音樂流派的盛世,搖滾樂隊生命力旺盛。Cliff Richard作為Rick的偶像是貫穿本劇的一條線,從第一幕的電台音樂到最後的廣告牌,本劇的片名,也是取自他的同名歌,作為虔誠的基督徒,他完成了從老牌搖滾到大眾流行的轉變,也可以看出Rick的“小清新”品味,難怪Vyvyan和他如同水火。到九十年代,前十年就像最後的狂歡,劇中越到後面,場景越是末日般破敗,報紙的招聘頁面只剩一個加入軍隊的廣告,最後乾脆開始燒家取暖,吃雪充飢。在四五十年代垮掉一代退潮後,緊接著是從藍調和爵士改革的搖滾浪潮,嬉皮士運動以及其中的新紀元運動等等,到了八十年代末尾,西方世界已是一片後現代浪潮過後的荒涼海岸,在把實則已是玩味主義的禪宗和佛教散播到英國後,美國垮掉一代的人也老死了,年輕的嬉皮們收拾起朋友家客廳裡的行囊,扔掉了捕夢網,穿上西裝回到了辦公樓裡。之後Edward於1999年發佈了自己操刀的電影《Guest House Paradiso》,其中人到中年的Edward和Richard生活在一家懸崖邊年久失修的酒店里,這幢建築就像九十年代末變得陳舊的那些信仰一樣,他們依然揮灑著可愛又溫馨的離經叛道,只不過和八十年代初比起來,收斂不少。而十年前《The Young Once》不經意地刷新了八十年代英喜剧的风貌,带着破坏性,标注了那個搖滾,朋克,嬉皮年代的落日。

在這部歡鬧而充滿軟性卡通式暴力的短劇中,透過底片,世界是一片悲涼的冷色,這也是眾多喜劇的底色,是當時的年輕人們眼中的顏色,很多對準七十至八十年代西方青年的電影也使用了冷色調,如Bruce Robinson的《Withnail&I》,李安的《Taking Woodstock》和著名的《Trainsoptting》,他們的失魂落魄和接受時代變遷造成的擦傷,不比成年人更少。劇中最後的一幕,雙層巴士在落日下飛向懸崖,是在模型里拍攝的,這個結局結合了悲劇和喜劇,也完成了從喜劇到悲劇,從悲劇到喜劇,不留痕跡地互相轉化,充滿了象征性。在文化中代表了愛與和平的環遊巴士,是他們劫持而得的,在Rick剛做完陳詞總結的時候,衝向了懸崖上Cliff Richard的廣告牌,象征著精神支柱的斷裂伴隨著死亡,還不忘調笑Rick的偶像崇拜——當時的朋克文化反偶像崇拜——所以我們也看見同樣在亞文化中,同樣帶有無政府和顛覆性氣息,代表流行文化和地下文化的Rick和Vyvyan之間相愛相殺的宿命。黃昏,斷崖,車毀人亡,這就是最好的結局,七十年代的餘暉就這樣消散在了八十年代。它比英式喜劇的招牌式黑色幽默更加高超之處,是呈現了一種社會中的生態階級景觀,以及舞台情境從場內到場外的轉移,經典的一幕在Episode2 Series5Neil的父母前來拜訪——Neil還在墻上把無政府主義海報換成了環保標誌——他們走進的不是大學的宿舍,而是一片狼藉的拍攝現場,於是整個場景的基礎就被偷偷置換了,觀眾的認知也被轉換了,並且其關於和父輩,家族斷代的內容再次顯現了曾在《寬忍的灰色黎明》中說到的,電影哲學中重要的“斷裂”概念,此外多次劇情都有這樣的象征,例如和中世紀的”超現實“對接。劇中階級景觀中的情態,在三十多年後,新千年的年輕人看來,並不遙遠。原生家庭階級的梯度和他們的朋克程度成反比,而和廢柴程度成正比。N,R,V,M,四個人按照梯隊順序,從高到低排列,所以排在第一,最為廢柴的Neil是這個叢林式家庭中階級地位最低的,這種階級倒錯的觀念在舞台劇中用理所當然的情態來表現,這種理所當然,更加深了那個時代物和人的輪廓,且從劇中他們站隊排列和互換身份也可以看出排列的順序。

Neil出身上層社會的階級屬性和本人形態的落差——實體形態和意識形態——詮釋著一個廢青嬉皮的優秀樣本:家族的恥辱,性格軟弱,熱愛自殺,是劇中最大化的虛無主義者,也是政治感最弱的,所以他是一個叢林社會的弱者,落在了隨著工業叢林的建設逐漸深入的時候,於是競爭,利益這些詞對他來說是輕飄飄的——對四個角色來說,生存場景是積木搭成的,而本來情景劇也是熒幕舞台劇——唯一重要的事,從第一場景開始,除了像植物一樣呼吸,就是熱衷於宣告和準備自殺。然而他卻有實則隱士般的體質,到了百毒不侵的程度。其中一集Rick不小心召喚出惡魔,物理攻擊都對他無效,這樣廢人型的玩世不恭已深入骨髓,而至還未自我察覺。但在嬉皮群體中,他也只是投靠與嬉皮文化標籤上的百分之九十九廢青,既沒有積極的宗教實踐和修靈計劃,也好像並不時時鑽研魔法和草藥學。這個喜歡把自己架在十字架上,外形類似耶和華的溫和角色,是劇中最惹人憐愛的,因為他不僅位於這個四人家庭階級的最低層,在逆行的年輕人自我厭棄底線的最低處,負能量的旋渦中心,更處在原生家庭和自我反叛的矛盾,這個最有張力的坐標上。

Rick滿腦子想著搖旗吶喊的革命,是表面上政治色彩最重的,夢想作為左翼詩人受到愛戴,是我們現在所說典型的“白左”,面對警察和Mike,表面愛與挑戰實則沒有力量,反叛只是一張無可奈何的標籤,因為這讓他快樂,也是最後剩下的快樂。他是一個典型西方中產家庭被寵壞的青年,所有的言行舉止都符合這個設定,永遠活在十八歲的暑假暑,父母除了作為自己的傭人之外別無他用,他們是和上一輩嚴重割裂的一代,最後一集,Mike告訴他父母的死訊時,他反而指責他們是selfish bastards。他出生在六十年代末,他們的父母小時候經歷了經濟低迷時,戰後重建,在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長大後,已經是一個傳統家庭價值觀正在被第三輪開始的工業革命和社會動蕩所瓦解的時代,六七十年代也是嬉皮文化的盛世,八十年代,由盛而衰。無論是他們還是他們的父母輩,都在年輕時,經歷了一個時代文化的衰退。從音樂上看,四十年代的爵士已經過時,年輕人的音樂教育是從五六十年代經典搖滾再到七十年代吸收了嬉皮文化的迷幻搖滾。Swinging 60’s in London,Skinhead,Anti-utopia,這些亞文化把原有的傳統和保守的家庭價值觀衝撞地支離破碎,Episode2 Series2中上帝也變成了鍵盤手,劇中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生態位的朋克風格。Rick有屬於他自己的符號語言,如果這是一場木偶戲,表演者反而正在場外,於是他那裡,形成一種表現偽反叛的中產階級悲觀情調,而Rick正是這部劇的第一人稱,他是半自知的——在這部劇里,四個角色對於自己的狀態都是半自知的,因為角色需要提醒觀眾,他們在舞台劇上和觀眾交流。他的開場白就表現了那一代亞文化中的症候群:無聊而渴望戲劇性,並且抓住一切反對傳統的機會。在第一集,他就說,I suppose you think I get pretty wired don't you Mike,well you be right,caus that's the kind of guy I am.這是他給自己的設定,並且在第二季Neil的父母拜訪的時候也有此類表現。

Vyvyan就像一輛帶鉚釘和火焰的重型機車,當然車前還裝著一隻從尸體上拿下來的腿,他是這部朋克劇的鎮紙,壓著整部劇的朋克基調。豆瓣簡介對他的介紹是:The punk medical student who is prone to extreme violence,在劇中最暴力血腥的行為應該是在火車上斷頭的情節,關於朋克的元素他似乎都有了,包括飼養的寵物以及醫學生的身份,因為反差萌也是一種朋克,而且是劇中設置的重要張力來源。他的破壞力是兒童式的簡單粗暴,最後在搶劫時因為撞壞愛車而大哭,可見朋克們愛自己的戰車甚於愛生命。Rick嘲笑過他的女孩名字,並且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像流行朋克文化里的重要名字之一Vivienne,順便一提,他在Episode1 Series2中身份錯位的那場戲里扮演Mike,露出了原本美少年的臉。而Mike的名字也大約是取自《GodFather》。Mike的人設關鍵詞是父權,黑手黨以及傳統氣息,有趣的是他全程出戲的表演,例如在第一幕出場就直接背誦了劇本的描述作為台詞,以及模仿舊式黑幫電影裡表演的模式和風格——例如最後一集搶劫前的獨白——形成了略帶荒誕的情態氛圍,看起來和其他三個人不在一個頻道上。而且他總是處在鏡頭邊緣,看上去像一個被錯誤攝入鏡頭的路人,這和他在家中的生態位置形成了反差,這種不合格表演,錯誤表演的效果不知道這是特意安排的本色出演還是表演者本身要形成的效果。

這四個如同孤兒的人物都恰如其分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讓整部劇的人物關係和生態鏈之間,角色的性格設定和重要性之間都達到平衡。至於超現實的元素,散落在一些細節裡,以後以這部劇作為切入點,詳細解剖二十世紀文學,音樂,藝術,思潮的時候再進行討論。另外還有他們的“bastard Russian landlord”,以個人脫口秀和客串不同角色的形式出現,用帶神經質和社會諷刺的表演表現功力,作為創作人員之一,仿佛就是操縱舞台木偶的雙手,而木偶說:“I hate him."七八十年代英國廢青楷模們的絕望是滲透在骨子里的,這絕望從何而來,看看哲學專業的學生們留下的滿地賬單,這是想說,哲學生們都被物質生活統役,還是在表達某種依然健在的階級秩序呢。工業,商業,文化互相帶動,迅速變化的年份 ,一些年輕人失去了根基以及生活的目的,人被連根拔起以後——往往是價值觀和賴以生存的精神狀態的巨變——虛無主義盛行,精神家園——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耕耘——水土流失,穩固精神的東西,包括物與靈,都可能懸而未決,不知道社會的遷變明天會把人帶往那裡。所以有些人選擇或者被選擇了死亡,今天Lana Del Ray唱著They say only the good die young,that's just ain't right.但在二十世紀曾經充滿了傳奇和消亡,而這兩樣東西總是聯繫在一起。

{if:"

八十年代最酷的人,都必须酷到自杀。

吵吵鬧鬧的一部劇,每個笑點都飽含頗有分量的黑色哲學,且排列密集。第一部拍摄于1982年,兩年後第二部出品,是導演Paul Jackson和Edward&Richard 的合作之劇,此外他們還在1986年合作了Dangerous Brothers Present:World of Danger。除了The Young Once,Edward&Richard搭檔最耀眼的劇作就是1991的《Bottom》,是底層,也是底線,雖然優異,但似乎用力過猛,也沒有前作精緻。看似粗暴的《The Young Once》是八十年代英喜劇的扛鼎之作,連幾秒鐘的短鏡頭也充滿了表達欲,劇中的樂隊演出也是一個特色,那是英倫搖滾以及從此衍生出的許多音樂流派的盛世,搖滾樂隊生命力旺盛。Cliff Richard作為Rick的偶像是貫穿本劇的一條線,從第一幕的電台音樂到最後的廣告牌,本劇的片名,也是取自他的同名歌,作為虔誠的基督徒,他完成了從老牌搖滾到大眾流行的轉變,也可以看出Rick的“小清新”品味,難怪Vyvyan和他如同水火。到九十年代,前十年就像最後的狂歡,劇中越到後面,場景越是末日般破敗,報紙的招聘頁面只剩一個加入軍隊的廣告,最後乾脆開始燒家取暖,吃雪充飢。在四五十年代垮掉一代退潮後,緊接著是從藍調和爵士改革的搖滾浪潮,嬉皮士運動以及其中的新紀元運動等等,到了八十年代末尾,西方世界已是一片後現代浪潮過後的荒涼海岸,在把實則已是玩味主義的禪宗和佛教散播到英國後,美國垮掉一代的人也老死了,年輕的嬉皮們收拾起朋友家客廳裡的行囊,扔掉了捕夢網,穿上西裝回到了辦公樓裡。之後Edward於1999年發佈了自己操刀的電影《Guest House Paradiso》,其中人到中年的Edward和Richard生活在一家懸崖邊年久失修的酒店里,這幢建築就像九十年代末變得陳舊的那些信仰一樣,他們依然揮灑著可愛又溫馨的離經叛道,只不過和八十年代初比起來,收斂不少。而十年前《The Young Once》不經意地刷新了八十年代英喜剧的风貌,带着破坏性,标注了那個搖滾,朋克,嬉皮年代的落日。

在這部歡鬧而充滿軟性卡通式暴力的短劇中,透過底片,世界是一片悲涼的冷色,這也是眾多喜劇的底色,是當時的年輕人們眼中的顏色,很多對準七十至八十年代西方青年的電影也使用了冷色調,如Bruce Robinson的《Withnail&I》,李安的《Taking Woodstock》和著名的《Trainsoptting》,他們的失魂落魄和接受時代變遷造成的擦傷,不比成年人更少。劇中最後的一幕,雙層巴士在落日下飛向懸崖,是在模型里拍攝的,這個結局結合了悲劇和喜劇,也完成了從喜劇到悲劇,從悲劇到喜劇,不留痕跡地互相轉化,充滿了象征性。在文化中代表了愛與和平的環遊巴士,是他們劫持而得的,在Rick剛做完陳詞總結的時候,衝向了懸崖上Cliff Richard的廣告牌,象征著精神支柱的斷裂伴隨著死亡,還不忘調笑Rick的偶像崇拜——當時的朋克文化反偶像崇拜——所以我們也看見同樣在亞文化中,同樣帶有無政府和顛覆性氣息,代表流行文化和地下文化的Rick和Vyvyan之間相愛相殺的宿命。黃昏,斷崖,車毀人亡,這就是最好的結局,七十年代的餘暉就這樣消散在了八十年代。它比英式喜劇的招牌式黑色幽默更加高超之處,是呈現了一種社會中的生態階級景觀,以及舞台情境從場內到場外的轉移,經典的一幕在Episode2 Series5Neil的父母前來拜訪——Neil還在墻上把無政府主義海報換成了環保標誌——他們走進的不是大學的宿舍,而是一片狼藉的拍攝現場,於是整個場景的基礎就被偷偷置換了,觀眾的認知也被轉換了,並且其關於和父輩,家族斷代的內容再次顯現了曾在《寬忍的灰色黎明》中說到的,電影哲學中重要的“斷裂”概念,此外多次劇情都有這樣的象征,例如和中世紀的”超現實“對接。劇中階級景觀中的情態,在三十多年後,新千年的年輕人看來,並不遙遠。原生家庭階級的梯度和他們的朋克程度成反比,而和廢柴程度成正比。N,R,V,M,四個人按照梯隊順序,從高到低排列,所以排在第一,最為廢柴的Neil是這個叢林式家庭中階級地位最低的,這種階級倒錯的觀念在舞台劇中用理所當然的情態來表現,這種理所當然,更加深了那個時代物和人的輪廓,且從劇中他們站隊排列和互換身份也可以看出排列的順序。

Neil出身上層社會的階級屬性和本人形態的落差——實體形態和意識形態——詮釋著一個廢青嬉皮的優秀樣本:家族的恥辱,性格軟弱,熱愛自殺,是劇中最大化的虛無主義者,也是政治感最弱的,所以他是一個叢林社會的弱者,落在了隨著工業叢林的建設逐漸深入的時候,於是競爭,利益這些詞對他來說是輕飄飄的——對四個角色來說,生存場景是積木搭成的,而本來情景劇也是熒幕舞台劇——唯一重要的事,從第一場景開始,除了像植物一樣呼吸,就是熱衷於宣告和準備自殺。然而他卻有實則隱士般的體質,到了百毒不侵的程度。其中一集Rick不小心召喚出惡魔,物理攻擊都對他無效,這樣廢人型的玩世不恭已深入骨髓,而至還未自我察覺。但在嬉皮群體中,他也只是投靠與嬉皮文化標籤上的百分之九十九廢青,既沒有積極的宗教實踐和修靈計劃,也好像並不時時鑽研魔法和草藥學。這個喜歡把自己架在十字架上,外形類似耶和華的溫和角色,是劇中最惹人憐愛的,因為他不僅位於這個四人家庭階級的最低層,在逆行的年輕人自我厭棄底線的最低處,負能量的旋渦中心,更處在原生家庭和自我反叛的矛盾,這個最有張力的坐標上。

Rick滿腦子想著搖旗吶喊的革命,是表面上政治色彩最重的,夢想作為左翼詩人受到愛戴,是我們現在所說典型的“白左”,面對警察和Mike,表面愛與挑戰實則沒有力量,反叛只是一張無可奈何的標籤,因為這讓他快樂,也是最後剩下的快樂。他是一個典型西方中產家庭被寵壞的青年,所有的言行舉止都符合這個設定,永遠活在十八歲的暑假暑,父母除了作為自己的傭人之外別無他用,他們是和上一輩嚴重割裂的一代,最後一集,Mike告訴他父母的死訊時,他反而指責他們是selfish bastards。他出生在六十年代末,他們的父母小時候經歷了經濟低迷時,戰後重建,在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長大後,已經是一個傳統家庭價值觀正在被第三輪開始的工業革命和社會動蕩所瓦解的時代,六七十年代也是嬉皮文化的盛世,八十年代,由盛而衰。無論是他們還是他們的父母輩,都在年輕時,經歷了一個時代文化的衰退。從音樂上看,四十年代的爵士已經過時,年輕人的音樂教育是從五六十年代經典搖滾再到七十年代吸收了嬉皮文化的迷幻搖滾。Swinging 60’s in London,Skinhead,Anti-utopia,這些亞文化把原有的傳統和保守的家庭價值觀衝撞地支離破碎,Episode2 Series2中上帝也變成了鍵盤手,劇中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生態位的朋克風格。Rick有屬於他自己的符號語言,如果這是一場木偶戲,表演者反而正在場外,於是他那裡,形成一種表現偽反叛的中產階級悲觀情調,而Rick正是這部劇的第一人稱,他是半自知的——在這部劇里,四個角色對於自己的狀態都是半自知的,因為角色需要提醒觀眾,他們在舞台劇上和觀眾交流。他的開場白就表現了那一代亞文化中的症候群:無聊而渴望戲劇性,並且抓住一切反對傳統的機會。在第一集,他就說,I suppose you think I get pretty wired don't you Mike,well you be right,caus that's the kind of guy I am.這是他給自己的設定,並且在第二季Neil的父母拜訪的時候也有此類表現。

Vyvyan就像一輛帶鉚釘和火焰的重型機車,當然車前還裝著一隻從尸體上拿下來的腿,他是這部朋克劇的鎮紙,壓著整部劇的朋克基調。豆瓣簡介對他的介紹是:The punk medical student who is prone to extreme violence,在劇中最暴力血腥的行為應該是在火車上斷頭的情節,關於朋克的元素他似乎都有了,包括飼養的寵物以及醫學生的身份,因為反差萌也是一種朋克,而且是劇中設置的重要張力來源。他的破壞力是兒童式的簡單粗暴,最後在搶劫時因為撞壞愛車而大哭,可見朋克們愛自己的戰車甚於愛生命。Rick嘲笑過他的女孩名字,並且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像流行朋克文化里的重要名字之一Vivienne,順便一提,他在Episode1 Series2中身份錯位的那場戲里扮演Mike,露出了原本美少年的臉。而Mike的名字也大約是取自《GodFather》。Mike的人設關鍵詞是父權,黑手黨以及傳統氣息,有趣的是他全程出戲的表演,例如在第一幕出場就直接背誦了劇本的描述作為台詞,以及模仿舊式黑幫電影裡表演的模式和風格——例如最後一集搶劫前的獨白——形成了略帶荒誕的情態氛圍,看起來和其他三個人不在一個頻道上。而且他總是處在鏡頭邊緣,看上去像一個被錯誤攝入鏡頭的路人,這和他在家中的生態位置形成了反差,這種不合格表演,錯誤表演的效果不知道這是特意安排的本色出演還是表演者本身要形成的效果。

這四個如同孤兒的人物都恰如其分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讓整部劇的人物關係和生態鏈之間,角色的性格設定和重要性之間都達到平衡。至於超現實的元素,散落在一些細節裡,以後以這部劇作為切入點,詳細解剖二十世紀文學,音樂,藝術,思潮的時候再進行討論。另外還有他們的“bastard Russian landlord”,以個人脫口秀和客串不同角色的形式出現,用帶神經質和社會諷刺的表演表現功力,作為創作人員之一,仿佛就是操縱舞台木偶的雙手,而木偶說:“I hate him."七八十年代英國廢青楷模們的絕望是滲透在骨子里的,這絕望從何而來,看看哲學專業的學生們留下的滿地賬單,這是想說,哲學生們都被物質生活統役,還是在表達某種依然健在的階級秩序呢。工業,商業,文化互相帶動,迅速變化的年份 ,一些年輕人失去了根基以及生活的目的,人被連根拔起以後——往往是價值觀和賴以生存的精神狀態的巨變——虛無主義盛行,精神家園——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耕耘——水土流失,穩固精神的東西,包括物與靈,都可能懸而未決,不知道社會的遷變明天會把人帶往那裡。所以有些人選擇或者被選擇了死亡,今天Lana Del Ray唱著They say only the good die young,that's just ain't right.但在二十世紀曾經充滿了傳奇和消亡,而這兩樣東西總是聯繫在一起。

"<>"" && "

八十年代最酷的人,都必须酷到自杀。

吵吵鬧鬧的一部劇,每個笑點都飽含頗有分量的黑色哲學,且排列密集。第一部拍摄于1982年,兩年後第二部出品,是導演Paul Jackson和Edward&Richard 的合作之劇,此外他們還在1986年合作了Dangerous Brothers Present:World of Danger。除了The Young Once,Edward&Richard搭檔最耀眼的劇作就是1991的《Bottom》,是底層,也是底線,雖然優異,但似乎用力過猛,也沒有前作精緻。看似粗暴的《The Young Once》是八十年代英喜劇的扛鼎之作,連幾秒鐘的短鏡頭也充滿了表達欲,劇中的樂隊演出也是一個特色,那是英倫搖滾以及從此衍生出的許多音樂流派的盛世,搖滾樂隊生命力旺盛。Cliff Richard作為Rick的偶像是貫穿本劇的一條線,從第一幕的電台音樂到最後的廣告牌,本劇的片名,也是取自他的同名歌,作為虔誠的基督徒,他完成了從老牌搖滾到大眾流行的轉變,也可以看出Rick的“小清新”品味,難怪Vyvyan和他如同水火。到九十年代,前十年就像最後的狂歡,劇中越到後面,場景越是末日般破敗,報紙的招聘頁面只剩一個加入軍隊的廣告,最後乾脆開始燒家取暖,吃雪充飢。在四五十年代垮掉一代退潮後,緊接著是從藍調和爵士改革的搖滾浪潮,嬉皮士運動以及其中的新紀元運動等等,到了八十年代末尾,西方世界已是一片後現代浪潮過後的荒涼海岸,在把實則已是玩味主義的禪宗和佛教散播到英國後,美國垮掉一代的人也老死了,年輕的嬉皮們收拾起朋友家客廳裡的行囊,扔掉了捕夢網,穿上西裝回到了辦公樓裡。之後Edward於1999年發佈了自己操刀的電影《Guest House Paradiso》,其中人到中年的Edward和Richard生活在一家懸崖邊年久失修的酒店里,這幢建築就像九十年代末變得陳舊的那些信仰一樣,他們依然揮灑著可愛又溫馨的離經叛道,只不過和八十年代初比起來,收斂不少。而十年前《The Young Once》不經意地刷新了八十年代英喜剧的风貌,带着破坏性,标注了那個搖滾,朋克,嬉皮年代的落日。

在這部歡鬧而充滿軟性卡通式暴力的短劇中,透過底片,世界是一片悲涼的冷色,這也是眾多喜劇的底色,是當時的年輕人們眼中的顏色,很多對準七十至八十年代西方青年的電影也使用了冷色調,如Bruce Robinson的《Withnail&I》,李安的《Taking Woodstock》和著名的《Trainsoptting》,他們的失魂落魄和接受時代變遷造成的擦傷,不比成年人更少。劇中最後的一幕,雙層巴士在落日下飛向懸崖,是在模型里拍攝的,這個結局結合了悲劇和喜劇,也完成了從喜劇到悲劇,從悲劇到喜劇,不留痕跡地互相轉化,充滿了象征性。在文化中代表了愛與和平的環遊巴士,是他們劫持而得的,在Rick剛做完陳詞總結的時候,衝向了懸崖上Cliff Richard的廣告牌,象征著精神支柱的斷裂伴隨著死亡,還不忘調笑Rick的偶像崇拜——當時的朋克文化反偶像崇拜——所以我們也看見同樣在亞文化中,同樣帶有無政府和顛覆性氣息,代表流行文化和地下文化的Rick和Vyvyan之間相愛相殺的宿命。黃昏,斷崖,車毀人亡,這就是最好的結局,七十年代的餘暉就這樣消散在了八十年代。它比英式喜劇的招牌式黑色幽默更加高超之處,是呈現了一種社會中的生態階級景觀,以及舞台情境從場內到場外的轉移,經典的一幕在Episode2 Series5Neil的父母前來拜訪——Neil還在墻上把無政府主義海報換成了環保標誌——他們走進的不是大學的宿舍,而是一片狼藉的拍攝現場,於是整個場景的基礎就被偷偷置換了,觀眾的認知也被轉換了,並且其關於和父輩,家族斷代的內容再次顯現了曾在《寬忍的灰色黎明》中說到的,電影哲學中重要的“斷裂”概念,此外多次劇情都有這樣的象征,例如和中世紀的”超現實“對接。劇中階級景觀中的情態,在三十多年後,新千年的年輕人看來,並不遙遠。原生家庭階級的梯度和他們的朋克程度成反比,而和廢柴程度成正比。N,R,V,M,四個人按照梯隊順序,從高到低排列,所以排在第一,最為廢柴的Neil是這個叢林式家庭中階級地位最低的,這種階級倒錯的觀念在舞台劇中用理所當然的情態來表現,這種理所當然,更加深了那個時代物和人的輪廓,且從劇中他們站隊排列和互換身份也可以看出排列的順序。

Neil出身上層社會的階級屬性和本人形態的落差——實體形態和意識形態——詮釋著一個廢青嬉皮的優秀樣本:家族的恥辱,性格軟弱,熱愛自殺,是劇中最大化的虛無主義者,也是政治感最弱的,所以他是一個叢林社會的弱者,落在了隨著工業叢林的建設逐漸深入的時候,於是競爭,利益這些詞對他來說是輕飄飄的——對四個角色來說,生存場景是積木搭成的,而本來情景劇也是熒幕舞台劇——唯一重要的事,從第一場景開始,除了像植物一樣呼吸,就是熱衷於宣告和準備自殺。然而他卻有實則隱士般的體質,到了百毒不侵的程度。其中一集Rick不小心召喚出惡魔,物理攻擊都對他無效,這樣廢人型的玩世不恭已深入骨髓,而至還未自我察覺。但在嬉皮群體中,他也只是投靠與嬉皮文化標籤上的百分之九十九廢青,既沒有積極的宗教實踐和修靈計劃,也好像並不時時鑽研魔法和草藥學。這個喜歡把自己架在十字架上,外形類似耶和華的溫和角色,是劇中最惹人憐愛的,因為他不僅位於這個四人家庭階級的最低層,在逆行的年輕人自我厭棄底線的最低處,負能量的旋渦中心,更處在原生家庭和自我反叛的矛盾,這個最有張力的坐標上。

Rick滿腦子想著搖旗吶喊的革命,是表面上政治色彩最重的,夢想作為左翼詩人受到愛戴,是我們現在所說典型的“白左”,面對警察和Mike,表面愛與挑戰實則沒有力量,反叛只是一張無可奈何的標籤,因為這讓他快樂,也是最後剩下的快樂。他是一個典型西方中產家庭被寵壞的青年,所有的言行舉止都符合這個設定,永遠活在十八歲的暑假暑,父母除了作為自己的傭人之外別無他用,他們是和上一輩嚴重割裂的一代,最後一集,Mike告訴他父母的死訊時,他反而指責他們是selfish bastards。他出生在六十年代末,他們的父母小時候經歷了經濟低迷時,戰後重建,在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長大後,已經是一個傳統家庭價值觀正在被第三輪開始的工業革命和社會動蕩所瓦解的時代,六七十年代也是嬉皮文化的盛世,八十年代,由盛而衰。無論是他們還是他們的父母輩,都在年輕時,經歷了一個時代文化的衰退。從音樂上看,四十年代的爵士已經過時,年輕人的音樂教育是從五六十年代經典搖滾再到七十年代吸收了嬉皮文化的迷幻搖滾。Swinging 60’s in London,Skinhead,Anti-utopia,這些亞文化把原有的傳統和保守的家庭價值觀衝撞地支離破碎,Episode2 Series2中上帝也變成了鍵盤手,劇中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生態位的朋克風格。Rick有屬於他自己的符號語言,如果這是一場木偶戲,表演者反而正在場外,於是他那裡,形成一種表現偽反叛的中產階級悲觀情調,而Rick正是這部劇的第一人稱,他是半自知的——在這部劇里,四個角色對於自己的狀態都是半自知的,因為角色需要提醒觀眾,他們在舞台劇上和觀眾交流。他的開場白就表現了那一代亞文化中的症候群:無聊而渴望戲劇性,並且抓住一切反對傳統的機會。在第一集,他就說,I suppose you think I get pretty wired don't you Mike,well you be right,caus that's the kind of guy I am.這是他給自己的設定,並且在第二季Neil的父母拜訪的時候也有此類表現。

Vyvyan就像一輛帶鉚釘和火焰的重型機車,當然車前還裝著一隻從尸體上拿下來的腿,他是這部朋克劇的鎮紙,壓著整部劇的朋克基調。豆瓣簡介對他的介紹是:The punk medical student who is prone to extreme violence,在劇中最暴力血腥的行為應該是在火車上斷頭的情節,關於朋克的元素他似乎都有了,包括飼養的寵物以及醫學生的身份,因為反差萌也是一種朋克,而且是劇中設置的重要張力來源。他的破壞力是兒童式的簡單粗暴,最後在搶劫時因為撞壞愛車而大哭,可見朋克們愛自己的戰車甚於愛生命。Rick嘲笑過他的女孩名字,並且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像流行朋克文化里的重要名字之一Vivienne,順便一提,他在Episode1 Series2中身份錯位的那場戲里扮演Mike,露出了原本美少年的臉。而Mike的名字也大約是取自《GodFather》。Mike的人設關鍵詞是父權,黑手黨以及傳統氣息,有趣的是他全程出戲的表演,例如在第一幕出場就直接背誦了劇本的描述作為台詞,以及模仿舊式黑幫電影裡表演的模式和風格——例如最後一集搶劫前的獨白——形成了略帶荒誕的情態氛圍,看起來和其他三個人不在一個頻道上。而且他總是處在鏡頭邊緣,看上去像一個被錯誤攝入鏡頭的路人,這和他在家中的生態位置形成了反差,這種不合格表演,錯誤表演的效果不知道這是特意安排的本色出演還是表演者本身要形成的效果。

這四個如同孤兒的人物都恰如其分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讓整部劇的人物關係和生態鏈之間,角色的性格設定和重要性之間都達到平衡。至於超現實的元素,散落在一些細節裡,以後以這部劇作為切入點,詳細解剖二十世紀文學,音樂,藝術,思潮的時候再進行討論。另外還有他們的“bastard Russian landlord”,以個人脫口秀和客串不同角色的形式出現,用帶神經質和社會諷刺的表演表現功力,作為創作人員之一,仿佛就是操縱舞台木偶的雙手,而木偶說:“I hate him."七八十年代英國廢青楷模們的絕望是滲透在骨子里的,這絕望從何而來,看看哲學專業的學生們留下的滿地賬單,這是想說,哲學生們都被物質生活統役,還是在表達某種依然健在的階級秩序呢。工業,商業,文化互相帶動,迅速變化的年份 ,一些年輕人失去了根基以及生活的目的,人被連根拔起以後——往往是價值觀和賴以生存的精神狀態的巨變——虛無主義盛行,精神家園——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耕耘——水土流失,穩固精神的東西,包括物與靈,都可能懸而未決,不知道社會的遷變明天會把人帶往那裡。所以有些人選擇或者被選擇了死亡,今天Lana Del Ray唱著They say only the good die young,that's just ain't right.但在二十世紀曾經充滿了傳奇和消亡,而這兩樣東西總是聯繫在一起。

"<>"暂时没有网友评论该影片"}

超现实大学生活第二季影评

八十年代最酷的人,都必须酷到自杀。

吵吵鬧鬧的一部劇,每個笑點都飽含頗有分量的黑色哲學,且排列密集。第一部拍摄于1982年,兩年後第二部出品,是導演Paul Jackson和Edward&Richard 的合作之劇,此外他們還在1986年合作了Dangerous Brothers Present:World of Danger。除了The Young Once,Edward&Richard搭檔最耀眼的劇作就是1991的《Bottom》,是底層,也是底線,雖然優異,但似乎用力過猛,也沒有前作精緻。看似粗暴的《The Young Once》是八十年代英喜劇的扛鼎之作,連幾秒鐘的短鏡頭也充滿了表達欲,劇中的樂隊演出也是一個特色,那是英倫搖滾以及從此衍生出的許多音樂流派的盛世,搖滾樂隊生命力旺盛。Cliff Richard作為Rick的偶像是貫穿本劇的一條線,從第一幕的電台音樂到最後的廣告牌,本劇的片名,也是取自他的同名歌,作為虔誠的基督徒,他完成了從老牌搖滾到大眾流行的轉變,也可以看出Rick的“小清新”品味,難怪Vyvyan和他如同水火。到九十年代,前十年就像最後的狂歡,劇中越到後面,場景越是末日般破敗,報紙的招聘頁面只剩一個加入軍隊的廣告,最後乾脆開始燒家取暖,吃雪充飢。在四五十年代垮掉一代退潮後,緊接著是從藍調和爵士改革的搖滾浪潮,嬉皮士運動以及其中的新紀元運動等等,到了八十年代末尾,西方世界已是一片後現代浪潮過後的荒涼海岸,在把實則已是玩味主義的禪宗和佛教散播到英國後,美國垮掉一代的人也老死了,年輕的嬉皮們收拾起朋友家客廳裡的行囊,扔掉了捕夢網,穿上西裝回到了辦公樓裡。之後Edward於1999年發佈了自己操刀的電影《Guest House Paradiso》,其中人到中年的Edward和Richard生活在一家懸崖邊年久失修的酒店里,這幢建築就像九十年代末變得陳舊的那些信仰一樣,他們依然揮灑著可愛又溫馨的離經叛道,只不過和八十年代初比起來,收斂不少。而十年前《The Young Once》不經意地刷新了八十年代英喜剧的风貌,带着破坏性,标注了那個搖滾,朋克,嬉皮年代的落日。

在這部歡鬧而充滿軟性卡通式暴力的短劇中,透過底片,世界是一片悲涼的冷色,這也是眾多喜劇的底色,是當時的年輕人們眼中的顏色,很多對準七十至八十年代西方青年的電影也使用了冷色調,如Bruce Robinson的《Withnail&I》,李安的《Taking Woodstock》和著名的《Trainsoptting》,他們的失魂落魄和接受時代變遷造成的擦傷,不比成年人更少。劇中最後的一幕,雙層巴士在落日下飛向懸崖,是在模型里拍攝的,這個結局結合了悲劇和喜劇,也完成了從喜劇到悲劇,從悲劇到喜劇,不留痕跡地互相轉化,充滿了象征性。在文化中代表了愛與和平的環遊巴士,是他們劫持而得的,在Rick剛做完陳詞總結的時候,衝向了懸崖上Cliff Richard的廣告牌,象征著精神支柱的斷裂伴隨著死亡,還不忘調笑Rick的偶像崇拜——當時的朋克文化反偶像崇拜——所以我們也看見同樣在亞文化中,同樣帶有無政府和顛覆性氣息,代表流行文化和地下文化的Rick和Vyvyan之間相愛相殺的宿命。黃昏,斷崖,車毀人亡,這就是最好的結局,七十年代的餘暉就這樣消散在了八十年代。它比英式喜劇的招牌式黑色幽默更加高超之處,是呈現了一種社會中的生態階級景觀,以及舞台情境從場內到場外的轉移,經典的一幕在Episode2 Series5Neil的父母前來拜訪——Neil還在墻上把無政府主義海報換成了環保標誌——他們走進的不是大學的宿舍,而是一片狼藉的拍攝現場,於是整個場景的基礎就被偷偷置換了,觀眾的認知也被轉換了,並且其關於和父輩,家族斷代的內容再次顯現了曾在《寬忍的灰色黎明》中說到的,電影哲學中重要的“斷裂”概念,此外多次劇情都有這樣的象征,例如和中世紀的”超現實“對接。劇中階級景觀中的情態,在三十多年後,新千年的年輕人看來,並不遙遠。原生家庭階級的梯度和他們的朋克程度成反比,而和廢柴程度成正比。N,R,V,M,四個人按照梯隊順序,從高到低排列,所以排在第一,最為廢柴的Neil是這個叢林式家庭中階級地位最低的,這種階級倒錯的觀念在舞台劇中用理所當然的情態來表現,這種理所當然,更加深了那個時代物和人的輪廓,且從劇中他們站隊排列和互換身份也可以看出排列的順序。

Neil出身上層社會的階級屬性和本人形態的落差——實體形態和意識形態——詮釋著一個廢青嬉皮的優秀樣本:家族的恥辱,性格軟弱,熱愛自殺,是劇中最大化的虛無主義者,也是政治感最弱的,所以他是一個叢林社會的弱者,落在了隨著工業叢林的建設逐漸深入的時候,於是競爭,利益這些詞對他來說是輕飄飄的——對四個角色來說,生存場景是積木搭成的,而本來情景劇也是熒幕舞台劇——唯一重要的事,從第一場景開始,除了像植物一樣呼吸,就是熱衷於宣告和準備自殺。然而他卻有實則隱士般的體質,到了百毒不侵的程度。其中一集Rick不小心召喚出惡魔,物理攻擊都對他無效,這樣廢人型的玩世不恭已深入骨髓,而至還未自我察覺。但在嬉皮群體中,他也只是投靠與嬉皮文化標籤上的百分之九十九廢青,既沒有積極的宗教實踐和修靈計劃,也好像並不時時鑽研魔法和草藥學。這個喜歡把自己架在十字架上,外形類似耶和華的溫和角色,是劇中最惹人憐愛的,因為他不僅位於這個四人家庭階級的最低層,在逆行的年輕人自我厭棄底線的最低處,負能量的旋渦中心,更處在原生家庭和自我反叛的矛盾,這個最有張力的坐標上。

Rick滿腦子想著搖旗吶喊的革命,是表面上政治色彩最重的,夢想作為左翼詩人受到愛戴,是我們現在所說典型的“白左”,面對警察和Mike,表面愛與挑戰實則沒有力量,反叛只是一張無可奈何的標籤,因為這讓他快樂,也是最後剩下的快樂。他是一個典型西方中產家庭被寵壞的青年,所有的言行舉止都符合這個設定,永遠活在十八歲的暑假暑,父母除了作為自己的傭人之外別無他用,他們是和上一輩嚴重割裂的一代,最後一集,Mike告訴他父母的死訊時,他反而指責他們是selfish bastards。他出生在六十年代末,他們的父母小時候經歷了經濟低迷時,戰後重建,在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長大後,已經是一個傳統家庭價值觀正在被第三輪開始的工業革命和社會動蕩所瓦解的時代,六七十年代也是嬉皮文化的盛世,八十年代,由盛而衰。無論是他們還是他們的父母輩,都在年輕時,經歷了一個時代文化的衰退。從音樂上看,四十年代的爵士已經過時,年輕人的音樂教育是從五六十年代經典搖滾再到七十年代吸收了嬉皮文化的迷幻搖滾。Swinging 60’s in London,Skinhead,Anti-utopia,這些亞文化把原有的傳統和保守的家庭價值觀衝撞地支離破碎,Episode2 Series2中上帝也變成了鍵盤手,劇中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生態位的朋克風格。Rick有屬於他自己的符號語言,如果這是一場木偶戲,表演者反而正在場外,於是他那裡,形成一種表現偽反叛的中產階級悲觀情調,而Rick正是這部劇的第一人稱,他是半自知的——在這部劇里,四個角色對於自己的狀態都是半自知的,因為角色需要提醒觀眾,他們在舞台劇上和觀眾交流。他的開場白就表現了那一代亞文化中的症候群:無聊而渴望戲劇性,並且抓住一切反對傳統的機會。在第一集,他就說,I suppose you think I get pretty wired don't you Mike,well you be right,caus that's the kind of guy I am.這是他給自己的設定,並且在第二季Neil的父母拜訪的時候也有此類表現。

Vyvyan就像一輛帶鉚釘和火焰的重型機車,當然車前還裝著一隻從尸體上拿下來的腿,他是這部朋克劇的鎮紙,壓著整部劇的朋克基調。豆瓣簡介對他的介紹是:The punk medical student who is prone to extreme violence,在劇中最暴力血腥的行為應該是在火車上斷頭的情節,關於朋克的元素他似乎都有了,包括飼養的寵物以及醫學生的身份,因為反差萌也是一種朋克,而且是劇中設置的重要張力來源。他的破壞力是兒童式的簡單粗暴,最後在搶劫時因為撞壞愛車而大哭,可見朋克們愛自己的戰車甚於愛生命。Rick嘲笑過他的女孩名字,並且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像流行朋克文化里的重要名字之一Vivienne,順便一提,他在Episode1 Series2中身份錯位的那場戲里扮演Mike,露出了原本美少年的臉。而Mike的名字也大約是取自《GodFather》。Mike的人設關鍵詞是父權,黑手黨以及傳統氣息,有趣的是他全程出戲的表演,例如在第一幕出場就直接背誦了劇本的描述作為台詞,以及模仿舊式黑幫電影裡表演的模式和風格——例如最後一集搶劫前的獨白——形成了略帶荒誕的情態氛圍,看起來和其他三個人不在一個頻道上。而且他總是處在鏡頭邊緣,看上去像一個被錯誤攝入鏡頭的路人,這和他在家中的生態位置形成了反差,這種不合格表演,錯誤表演的效果不知道這是特意安排的本色出演還是表演者本身要形成的效果。

這四個如同孤兒的人物都恰如其分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讓整部劇的人物關係和生態鏈之間,角色的性格設定和重要性之間都達到平衡。至於超現實的元素,散落在一些細節裡,以後以這部劇作為切入點,詳細解剖二十世紀文學,音樂,藝術,思潮的時候再進行討論。另外還有他們的“bastard Russian landlord”,以個人脫口秀和客串不同角色的形式出現,用帶神經質和社會諷刺的表演表現功力,作為創作人員之一,仿佛就是操縱舞台木偶的雙手,而木偶說:“I hate him."七八十年代英國廢青楷模們的絕望是滲透在骨子里的,這絕望從何而來,看看哲學專業的學生們留下的滿地賬單,這是想說,哲學生們都被物質生活統役,還是在表達某種依然健在的階級秩序呢。工業,商業,文化互相帶動,迅速變化的年份 ,一些年輕人失去了根基以及生活的目的,人被連根拔起以後——往往是價值觀和賴以生存的精神狀態的巨變——虛無主義盛行,精神家園——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耕耘——水土流失,穩固精神的東西,包括物與靈,都可能懸而未決,不知道社會的遷變明天會把人帶往那裡。所以有些人選擇或者被選擇了死亡,今天Lana Del Ray唱著They say only the good die young,that's just ain't right.但在二十世紀曾經充滿了傳奇和消亡,而這兩樣東西總是聯繫在一起。

{end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