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永不消逝的电波

  • 永不消逝的电波

    永不消逝的电波已完结 共38集

    年份:1958 类型:战争片

    主演:孙道临,袁霞,王心刚,陆丽珠,黄宛苏,霍德集,李力,里坡,白钢,刘江,陆立之,曲云,王骏,王孝忠,吴凡,邢吉田,颜碧君,张帆,张亨利,张怀志,张璋,孟庆芳,刘秉章,朱毅之

    导演:王苹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剧情简介

1938年,我地下党组织在上海的电台被敌人破坏后,延安解放区电台政委李侠(孙道临)来到上海,白天他是一名商人,晚上则躲在阁楼间收发电报,为了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党组织同时安排纱厂女工何兰芬(袁霞)与他假扮成夫妻。两人在工作中产生真情,结为真夫妻。

《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

时间叙事: 舞剧,顾名思义,用舞蹈的形式表达剧情发展,因此,剧中的时间安排就非常重要了。时间的安排,可以平铺直叙,可以插叙倒叙,《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时间的运用与安排,可以说就惊艳到我了。其中有两个很明显的情节:回忆李侠与兰芬从假扮夫妻时的尴尬到真正夫妻时的情真意切,舞蹈上一组组夫妻的不同表演,让观众清楚地看到十二年中的点点滴滴,感受到这对地下工作者的不易与幸福。更让我称道的是,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不同时空组合的剪切与拼贴,其深度广度都到达了一定高度,同时,又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男女主的内心世界,让这部以悲剧结尾的谍战主题的故事多了很多温度,同时也扩大了剧情的情感表达张力。作为“文华奖”得主,其展现给观众的惊喜绝不止于此,比如蒙太奇最后的那一段“回放”,李侠为了猜想裁缝掌柜有可能传递信息的方式,根据现场的凌乱,用第三视角去推断之前可能发生的情节,舞者们用慢动作展现“回放”的内容,这一段简直是时间叙事策略最棒的地方。 人物塑造: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给我们塑造了太多太多鲜活的个性分明的生命,这得益于小说的优势,可以让作者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去尽情地塑造。舞剧不一样,编剧要在这小小的方寸之间塑造出不同的人物,相当有难度,可喜的是,《永不消逝的电波》做到了。 舞台上,不仅有个性非常突出的男女主:临危不惧从容淡定的李侠和温柔体贴懂得分寸的兰芬,还有内向稳重的裁缝店老板,有活泼聪明的小学徒,有伶俐可爱的卖花女,有风情冷血的女特工,这些人物形象与男女主相互辉映,形象与形象之间,互相补足或相互对立,通过舞台场景的变化道具的变化,及隔断的转换,还有灯光效果,清晰地传递出不同人物的饱满度,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该部舞剧的编剧真是厉害,用完电影的叙事手法与结构,又把文学上人物塑造的方法使用得炉火纯青。比如全剧最经典的《渔光曲》的片段,用一组女人们的舞蹈,用文学创作中的“镜像”手法,将女主的性格复制给其他每一位角色,从而在人物身上打下鲜明的时代烙印,但每个人的舞姿和神韵的区别,又让观众于统一的人物框架中,又能看到不同的家庭妇女们的形象。同样的手法,还有裁缝铺旗袍舞的那一段,民国时期上海滩的灯红酒绿莺莺燕语瞬间呈现在舞台上,角色们的婀娜舞姿,旗袍的独特魅力,勾勒出除女主外的其他女性的和而不同的特性,当各色尤物一一散开在舞台上时,独属于外滩的歌舞升平也赫然印在了每位观众的眼里和心里。 舞蹈风格: 这是我最想强调的一点:舞是剧的核心,剧是舞的灵魂,二者缺一不可,而如何用角色的肢体语言来推进剧情的发展,成为舞剧的难题。 毋庸置疑,演员们的舞蹈功底都是相当了得,不管是主角,还是小小的配角,比如卖花女/车夫,但每个演员的舞台表现,都绝不仅仅只是炫技,而是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剧中角色的情感。 比如车夫被抓的片段,用舞蹈来表达武术,柔中带刚,坐在台下都能感受到车夫身手间绵里藏剑的功夫。这让我想起很早以前写过的一篇随笔,武学与舞学,是相通的,比如风清扬教令狐冲的十六字箴言:“行云流水/任意所致/随心所欲/以意取胜”,不正是我现在形体教学中一直强调的心法吗?看完整台舞剧,我更确定了这一点:任何肢体语言的表达,都是为内心情感服务的,唯有此,才能让肢体动作顺畅不做作,有基本功的人,表达起来更容易行云流水。 《电波》中揉合了大量的舞蹈元素,古典/现代/芭蕾/探戈,不同的舞蹈类型传递着不同的情绪情感,丰盈着不同的情节,在语言缺失的舞剧中,这些舞蹈元素的穿插配合使用,反而让舞台的表现力更加直入人心。 上海滩的雨夜,黑色的雨伞,配合背景片的移动,开篇就营造了极其紧张的氛围,而不断闪烁的电波数字,暗合主题的同时,更加给人压迫窒息之感。在舞蹈的设计中,舞者们的脚步有力地踩着节奏,张狂跋扈,显示出特务们狐假虎威之下的肤浅与狂妄。 老上海的弄堂,青灰色旗袍的上海女人,在《渔光曲》的音乐声里,陶醉温柔,柔软无骨的肢体动作,安然享受的面部表情,如蛇般灵动的双臂与双腿,旋转旋转再旋转,轻柔的一个个身影灌醉了每一位观众。烧火/做饭/等待/隐藏/希望/失望,一桩桩事件一缕缕情绪,都在舞者们优雅的舞姿中得以呈现,每一个转身/每一次下腰/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抬腿,都有满满的情绪蕴含其中,于灯光的映衬下,画面已经不是一个“美”字所能描述了。 上海的街头,黑色的夜幕,同志们一个个被捕被杀害,男主在极端的压抑中,努力自保,因为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尚未完成。舞台上,男主从隐忍到爆发/从肢体语言的细微表达到翻身跳跃捶胸顿足,内心的悲痛与愤怒,全部通过肢体流淌出来,铺满整个舞台,延伸到整个剧场;小学徒代替他牺牲后,他的痛苦喜悦失望更加痛苦的情绪,直指人心,让人忍不住红了眼眶。 报社里/家里/旗袍店里,男女主的生离死别的场景中,每一次的推开与拉近,每一次的旋转与回首,每一次的拥抱与凝望,都融进了角色浓浓的情感,新婚的热恋,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不得不分开的不舍与担忧,都在这些动作中宕开,如同武侠剧中内力深厚者的吼叫,在剧院大厅里留下一声又一声的回应。 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舞姿,都是一个单独的折子戏,却又构成整个舞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见,舞蹈,一定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在情感的支配下,内心最真实的行动,舞剧中的舞蹈,更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剧情发展而生,随心而动由情而发,才能更加真挚自然直抵人心。 另外,这部舞剧还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电影字幕/灯光效果/音乐节奏等,各方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又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而让这部无可挑剔的舞台艺术品得到完美呈现。 得以观之,幸甚至哉,兴奋之情无以言表,配文如上以赞之。

永不消逝的电波影评

《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

时间叙事: 舞剧,顾名思义,用舞蹈的形式表达剧情发展,因此,剧中的时间安排就非常重要了。时间的安排,可以平铺直叙,可以插叙倒叙,《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时间的运用与安排,可以说就惊艳到我了。其中有两个很明显的情节:回忆李侠与兰芬从假扮夫妻时的尴尬到真正夫妻时的情真意切,舞蹈上一组组夫妻的不同表演,让观众清楚地看到十二年中的点点滴滴,感受到这对地下工作者的不易与幸福。更让我称道的是,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不同时空组合的剪切与拼贴,其深度广度都到达了一定高度,同时,又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男女主的内心世界,让这部以悲剧结尾的谍战主题的故事多了很多温度,同时也扩大了剧情的情感表达张力。作为“文华奖”得主,其展现给观众的惊喜绝不止于此,比如蒙太奇最后的那一段“回放”,李侠为了猜想裁缝掌柜有可能传递信息的方式,根据现场的凌乱,用第三视角去推断之前可能发生的情节,舞者们用慢动作展现“回放”的内容,这一段简直是时间叙事策略最棒的地方。 人物塑造: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给我们塑造了太多太多鲜活的个性分明的生命,这得益于小说的优势,可以让作者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去尽情地塑造。舞剧不一样,编剧要在这小小的方寸之间塑造出不同的人物,相当有难度,可喜的是,《永不消逝的电波》做到了。 舞台上,不仅有个性非常突出的男女主:临危不惧从容淡定的李侠和温柔体贴懂得分寸的兰芬,还有内向稳重的裁缝店老板,有活泼聪明的小学徒,有伶俐可爱的卖花女,有风情冷血的女特工,这些人物形象与男女主相互辉映,形象与形象之间,互相补足或相互对立,通过舞台场景的变化道具的变化,及隔断的转换,还有灯光效果,清晰地传递出不同人物的饱满度,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该部舞剧的编剧真是厉害,用完电影的叙事手法与结构,又把文学上人物塑造的方法使用得炉火纯青。比如全剧最经典的《渔光曲》的片段,用一组女人们的舞蹈,用文学创作中的“镜像”手法,将女主的性格复制给其他每一位角色,从而在人物身上打下鲜明的时代烙印,但每个人的舞姿和神韵的区别,又让观众于统一的人物框架中,又能看到不同的家庭妇女们的形象。同样的手法,还有裁缝铺旗袍舞的那一段,民国时期上海滩的灯红酒绿莺莺燕语瞬间呈现在舞台上,角色们的婀娜舞姿,旗袍的独特魅力,勾勒出除女主外的其他女性的和而不同的特性,当各色尤物一一散开在舞台上时,独属于外滩的歌舞升平也赫然印在了每位观众的眼里和心里。 舞蹈风格: 这是我最想强调的一点:舞是剧的核心,剧是舞的灵魂,二者缺一不可,而如何用角色的肢体语言来推进剧情的发展,成为舞剧的难题。 毋庸置疑,演员们的舞蹈功底都是相当了得,不管是主角,还是小小的配角,比如卖花女/车夫,但每个演员的舞台表现,都绝不仅仅只是炫技,而是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剧中角色的情感。 比如车夫被抓的片段,用舞蹈来表达武术,柔中带刚,坐在台下都能感受到车夫身手间绵里藏剑的功夫。这让我想起很早以前写过的一篇随笔,武学与舞学,是相通的,比如风清扬教令狐冲的十六字箴言:“行云流水/任意所致/随心所欲/以意取胜”,不正是我现在形体教学中一直强调的心法吗?看完整台舞剧,我更确定了这一点:任何肢体语言的表达,都是为内心情感服务的,唯有此,才能让肢体动作顺畅不做作,有基本功的人,表达起来更容易行云流水。 《电波》中揉合了大量的舞蹈元素,古典/现代/芭蕾/探戈,不同的舞蹈类型传递着不同的情绪情感,丰盈着不同的情节,在语言缺失的舞剧中,这些舞蹈元素的穿插配合使用,反而让舞台的表现力更加直入人心。 上海滩的雨夜,黑色的雨伞,配合背景片的移动,开篇就营造了极其紧张的氛围,而不断闪烁的电波数字,暗合主题的同时,更加给人压迫窒息之感。在舞蹈的设计中,舞者们的脚步有力地踩着节奏,张狂跋扈,显示出特务们狐假虎威之下的肤浅与狂妄。 老上海的弄堂,青灰色旗袍的上海女人,在《渔光曲》的音乐声里,陶醉温柔,柔软无骨的肢体动作,安然享受的面部表情,如蛇般灵动的双臂与双腿,旋转旋转再旋转,轻柔的一个个身影灌醉了每一位观众。烧火/做饭/等待/隐藏/希望/失望,一桩桩事件一缕缕情绪,都在舞者们优雅的舞姿中得以呈现,每一个转身/每一次下腰/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抬腿,都有满满的情绪蕴含其中,于灯光的映衬下,画面已经不是一个“美”字所能描述了。 上海的街头,黑色的夜幕,同志们一个个被捕被杀害,男主在极端的压抑中,努力自保,因为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尚未完成。舞台上,男主从隐忍到爆发/从肢体语言的细微表达到翻身跳跃捶胸顿足,内心的悲痛与愤怒,全部通过肢体流淌出来,铺满整个舞台,延伸到整个剧场;小学徒代替他牺牲后,他的痛苦喜悦失望更加痛苦的情绪,直指人心,让人忍不住红了眼眶。 报社里/家里/旗袍店里,男女主的生离死别的场景中,每一次的推开与拉近,每一次的旋转与回首,每一次的拥抱与凝望,都融进了角色浓浓的情感,新婚的热恋,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不得不分开的不舍与担忧,都在这些动作中宕开,如同武侠剧中内力深厚者的吼叫,在剧院大厅里留下一声又一声的回应。 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舞姿,都是一个单独的折子戏,却又构成整个舞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见,舞蹈,一定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在情感的支配下,内心最真实的行动,舞剧中的舞蹈,更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剧情发展而生,随心而动由情而发,才能更加真挚自然直抵人心。 另外,这部舞剧还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电影字幕/灯光效果/音乐节奏等,各方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又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而让这部无可挑剔的舞台艺术品得到完美呈现。 得以观之,幸甚至哉,兴奋之情无以言表,配文如上以赞之。